标题改写:欧洲当前困境背后的原因分析——金一南指出:自设藩篱,自陷困境

admin92025-03-08 19:30:17

标题:欧洲防务自主之路:挑战与机遇并存

引言: 在欧盟总部的一幅画面背后,是欧洲正面临的安全困境。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变动,让欧洲深感不安,同时也催生了欧洲加快安全战略自主化的迫切需求。

正文:

近期,特朗普政府绕过欧洲直接与俄罗斯进行谈判,并敦促欧洲承担更多对乌克兰的安全责任。这一系列举动引发了欧洲的广泛焦虑。迹象表明,若美国对欧洲和乌克兰的安全承诺发生根本性转变,欧洲将不得不加速推进安全战略的自主化。

德国候任总理默茨近日公开表示,希望与法国、英国探讨“核共享”议题,以加快实现欧洲防务自主。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于3月4日宣布,欧盟将启动“重新武装欧洲”计划,计划调动800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6.11万亿)用于打造一个安全且具有韧性的欧洲。

那么,欧洲寻求多年的防务自主能否借此机遇得以实现?

专家观点:

李悦教授指出,德国候任总理默茨提出与英法进行“核共享”,旨在建立欧洲威慑力量。英国媒体援引一名法国官员的说法称,法国已准备好利用其核威慑力量保护欧洲,具体方案是部署携带核武器的“阵风”战斗机到德国。然而,已脱欧5年的英国对此尚未明确表态。

金一南教授认为,特朗普政府不再愿意无偿承担欧洲防务义务,让欧洲感到无奈和尴尬。正如波兰总理图斯克所言:“5亿欧洲人要求3亿美国人保护他们,免受1.4亿俄罗斯人的侵害。”这句话道出了欧洲的无奈,也揭示了欧洲当前的困境。

欧洲的困境与挑战:

目前,欧盟是全球第三大经济体,拥有坚实的工业基础。然而,欧洲却无法为自身提供有效的安全保护。在欧盟内部,只有法国是拥核国家,拥有约290枚核弹头,而美国在欧洲部署了超过500枚战术核弹,这是美国对欧洲的安全承诺,也是欧洲多年来得以高枕无忧的原因。

德国候任总理默茨认为,欧洲无法实现防务自主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足够的核力量。然而,研制核武器并非易事,涉及资金、技术、发射等多个问题。让欧洲各国共同出资强化法国的核武库并不现实,德国独立发展核武器也受到核军控条约的限制。

欧洲防务自主的未来:

欧洲在防务领域长期依赖美国,这给了美国掌控欧洲的机会。特朗普政府的一系列政策调整,让欧洲意识到美国对欧洲安全承诺的不确定性。面对这一挑战,欧洲必须加快安全战略自主化进程。

分析人士认为,面对特朗普政府的“美国优先”政策和“交易式外交”,欧洲不得不加快安全战略自主化进程。在当前欧洲整体经济乏力、各国分歧明显的情况下,推动欧洲防务自主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和政治压力。

金一南教授指出,欧洲的困境源于自身将俄罗斯视为假想敌,而这一假想敌又让欧洲无法战胜。现在,主导者对欧洲的安全越来越不感兴趣,欧洲不得不建立独立的防务体系,但这将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结语: 欧洲防务自主之路充满挑战,但机遇与挑战并存。欧洲各国需携手合作,共同应对安全挑战,实现防务自主,确保欧洲的安全与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