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忠范委员呼吁: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走出科研殿堂,造福社会

admin72025-03-08 19:30:36

标题: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之道

作者:王震,人民网记者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发展战略,并着重强调要“发挥科技领军企业的龙头作用,强化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这一战略部署,无疑为我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无缝对接:挑战与机遇并存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融合,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那么,如何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无缝对接,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刘忠范院士:科技创新,市场繁荣的双引擎

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忠范指出,科技创新不仅能催生新技术,还能孕育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和新产品。这些创新成果不仅能够繁荣市场,甚至有可能创造全新的市场。

“要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让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参与竞争。”刘忠范院士强调。他以自己长期从事石墨烯材料基础研究为例,指出将实验室样品转化为规模化产品和市场化商品,实际上是一个跨越两个维度的过程。

产学研深度融合:新型举国体制助力创新链完善

刘忠范院士认为,在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的过程中,新型举国体制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创新链的1到9个阶段中,1到3阶段是在实验室进行的研究,4到6阶段是工程化和规模化,7到9阶段是市场转化。目前,我们往往重视两端,而4到6阶段的工程化却是最薄弱的环节,鲜有人愿意涉足。从这个角度看,新型举国体制对于培育完善的创新链具有重要意义。”刘忠范院士进一步阐述道。


排版说明: 1. 文章采用清晰的标题和段落划分,便于读者阅读。 2. 引用部分添加了引号,以突出对话和观点。 3. 在引用部分之后,加入了刘忠范院士的背景介绍,以增强文章的可信度和权威性。 4. 为了适应博客发布排版,适当调整了字体和间距,确保文章在视觉上的舒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