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浪资讯:汪小帆委员提议出台高校人工智能工具使用规范指南
3月9日,澎湃新闻报道,在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校长汪小帆提出了关于制定《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工具规范使用指南》的建议,旨在明确高校师生在教学与科研活动中使用人工智能工具的合理边界。
汪小帆建议:明确人工智能工具的使用规范
汪小帆强调,应从国家层面制定《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工具规范使用指南》,确保高校师生在使用人工智能工具时能够遵循明确的指导原则。
分册式指南,注重学术诚信与教学创新
汪小帆还建议推出分册式的使用指南,具体包括:
- 学生手册:重点关注学术诚信,严格禁止AI代写作业论文。
- 教师手册:着重于教学创新,鼓励教师利用AI辅助进行教学设计。
此外,他还提出同步开发案例教材,将人工智能伦理纳入学术诚信的必修课程。根据使用反馈,及时更新指南版本,并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上开设专项课程。
高校已有规定,严格限制AI工具的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高校已经对AI工具的使用制定了相关规定。以复旦大学为例,其禁止使用AI工具的范围包括:
- 研究方案设计与创新方法设计:禁止使用AI工具进行方案设计、创新性方法设计、算法(模型)框架搭建等。
- 毕业论文(设计):禁止使用AI工具生成或修改毕业论文(设计)中的原始数据、原创性或实验性结果图片、图像和插图,以及论文正文文本、致谢等。
- 语言润色与翻译:禁止使用AI工具进行语言润色和翻译。
- 论文评审:禁止答辩委员、评审专家使用任何AI工具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进行评审。
- 保密内容:涉及保密内容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禁止使用任何AI工具,并禁止上传任何数据和图片到AI平台。
通过这些规范和指导,旨在确保高校教育过程中人工智能工具的合理应用,促进学术诚信和教学质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