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香港保安局邓炳强回应营救行动质疑:人命至上,行动隐蔽为成功关键
正文:
过度质疑并非明智之举,尤其是当目光聚焦于大局而非细节之时。
文 | 海上客
“此次行动需保持隐蔽性,否则将影响营救工作的顺利进行!”这是香港特区政府保安局局长邓炳强于3月7日在香港机场对部分港媒的质疑所作出的回应。
据悉,在邓炳强于3月6日前往泰国曼谷统筹营救被骗至缅甸“园区”的港人后,有港媒质疑为何未提前通过官方渠道公布其离港原因和行程。
香港特区政府保安局局长邓炳强3月7日在香港机场会见传媒 图:“点新闻”
1
海叔认为,从香港保安局此前多次应对该港媒的质疑来看,双方就多项事宜已有针对性的沟通。尽管如此,该港媒对邓炳强为何不提前公布离港信息的质疑,也可以视为对香港特区政府,尤其是保安局政务公开问题的探讨。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邓炳强在3月7日的回应中提到,他并不知道该媒体记者“是否觉得能够找到一些政府不足之处,以此打击政府威信,就是他们的目标”。随后,他严肃地表示:
“但我想告诉大家,我和特区政府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尽快救回人命。人命是最重要的。”
从实际情况来看,如果香港特区政府提前通过官方渠道宣布邓炳强将前往泰国曼谷统筹营救被骗至缅甸“园区”的港人,那么由于信息泄露,成功的可能性将大大降低!
据大公报、环球时报等媒体报道,数名在缅甸被囚禁的港人于3月7日凌晨被缅甸军方送至泰国湄索地区。其中3男3女,年龄在29岁至44岁之间。5人在保安局专责组同事的陪同下于3月7日晚抵达香港,另有1人于3月8日返回香港。
香港特区保安局最新成功营救的6名香港人士,其中5人于7日晚返港 图:环球时报援引自香港星岛网
邓炳强强调,此次行动是营救行动,不涉及赎金问题。他以此次事件为例说明,是否提前公告,即通过官方渠道发布自己的行踪,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而此次行动的隐蔽性,若提前公告,将影响营救行动的成功率。
2
海叔认为,邓炳强的解释是合理且可信的。
毕竟,在行动结束后,尤其是在获救港人家属纷纷表达对特政府的感谢之时,那些此前提出质疑的港媒应该思考此次行动未提前公告的合理性。
从港媒的质疑来看,一些媒体热衷于追踪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特区政府高官的行踪,认为凡事需要公告,这在追逐新闻方面有其合理性。但我们需要从整体上观察和思考问题。如果只关注某些事情,而忽略背后的原因,那么似乎就是在无理取闹!
毕竟,邓炳强和保安局在事后已经迅速公布了3月6日的营救行动情况。保安局专责小组在泰国近缅甸边境的湄索地区早已部署,准备营救行动。
海叔注意到,获救港人家属表示,“自去年年底与家人失联,度日如年,现在终于盼到其回港,心情非常激动”。他们还表示,“由于受害人身心受到严重摧残,希望有关当局能提供专业支持”。
一名在缅甸被禁锢从事非法工作并于日前获救的香港居民(右一),2月4日下午在保安局专责小组陪同下,由泰国返港 图:香港大公报
我们相信,这方面的新闻也有挖掘的价值,可以更深入地让公众了解特区政府对港人的关怀。如果有“专业支持”成功的案例,在适当的时候披露,无疑会展现香港的一种情怀!这将成为未来全体港人共同的温馨记忆!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邓炳强在机场还提到,已有25名在东南亚国家被囚禁的香港居民获救返港,特区政府将继续全力营救剩余3人。
希望香港保安局继续努力,不负众望!
3
在3月7日的全国两会记者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宣布,临近边界的缅北电诈园区已经全部清除。中国、泰国、缅甸、老挝四个国家正在合力对泰缅边境地区的电诈进行集中打击。
换句话说,正如邓炳强此前所说,“感谢国家公安部等参与营救港人的行动”,特区政府将继续全力营救剩余3名港人的行动,也一定能够得到中央政府,尤其是公安部等的支持。
3月7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梅地亚中心新闻发布厅举行记者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图:新华社
海叔认为,东南亚电诈集团之所以猖獗一时,与其与中国较近、各国法律、治理体系不同、存在漏洞等因素密不可分。
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内地还是香港,都有同胞被骗、受害。
而中央政府出手,与泰国、缅甸、老挝等国合力出击之际,香港特区保安局等在救助港人方面就不会显得孤立无援。同时,某种程度上也能与公安部配合行动。即内地与香港有关部门共同行动。
这对打击电诈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海叔还要说,香港地区与东南亚有着长期的联系,如经贸往来、人力资源往来等。在未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香港作为中国的一颗东方之珠,必然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香港城市风光 图:新华社
对东南亚来说,香港作为一个地理位置接近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也是一座具有榜样作用的都市。如何对接香港,实现本国现代化之路,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只有东南亚各国,包括中国香港特区在内的各个地方,真正能够互相看到对方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甚至继续发挥自己的优势,才能实现整个东南亚的融合发展。
我们相信,在香港,媒体也应该在这样的大局观下去观察世界、思考未来!
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对事物持有质疑,提出问题,本无可厚非。但过度质疑,却往往忽略了大局,这样的做法并不可取。
版权说明
新民周刊所有平台稿件,未经正式授权一律不得转载、出版、改编,或进行与新民周刊版权相关的其他行为,违者必究!
请注意,以上内容已经根据要求进行了排版和适当的扩写,以符合博客发布的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