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林毅夫委员深度解读中国经济新态势:乘风破浪,领跑未来
作者:林琳(人民日报客户端)
发布日期:2023年11月
在充满挑战的国际经济环境下,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委员为我们揭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新方向和战略布局。以下是他对于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深刻洞察和展望。
国内大循环,稳中求进
林毅夫强调,我国经济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这意味着只要国内经济稳定增长,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幻,我们都能乘风破浪,稳健前行。他坚信,凭借我们的独特优势和正确的发展道路,一定能够实现高质量的经济增长。
2024年经济态势:前高后扬,蓄势待发
回顾2024年,我国经济运行呈现出前高、中低、后扬的态势。随着政策效应的进一步释放,林毅夫对2025年的经济发展充满信心,预计将比上一年有更出色的表现。
发展潜力巨大,优势明显
林毅夫指出,我国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在传统制造业领域,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我们能够培育新的生产力。在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中,我们凭借丰富的人才资源、庞大的国内市场和完善的产业配套,有望在全球范围内领跑第四次工业革命。
外贸形势:逆风也能开船,差距更大
面对外贸形势的担忧,林毅夫表示,具备驾驭风浪能力的人,即使在逆风中也能稳健航行,并将差距进一步拉大。他以中美贸易战为例,指出即便美国在2018年对我国发起了贸易战,但我国对美出口依然实现了约22%的增长,体现了我国产品的比较优势。
全球贸易:挑战与机遇并存
在全球贸易增长乏力的大背景下,我国出口贸易却保持增长,2024年相比2017年增长超过50%,再次证明了只要我们能够生产出有竞争力的优质产品,外部关税无法改变贸易的互利共赢本质。
人工智能:新机遇,新领域
林毅夫认为,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我们应充分利用人才优势和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培育具有竞争力的新兴产业。同时,通过人工智能的智能化、数字化手段,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进一步增强竞争力。
探索独特模式,引领世界发展
林毅夫强调,中国的发展模式并非照搬西方,而是通过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结合,通过产业政策助力新兴产业克服发展瓶颈,取得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如今,包括美国在内的多个国家政经界人士开始向中国学习,这进一步证明了中国发展模式的成功和影响力。
结语
林毅夫的见解为我们指明了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继续沿着自己的道路前进,充分利用国内大循环的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共同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采访整理:林琳
排版编辑:宋慧
图片编辑:苏唯
栏目主编:秦红
原标题:林毅夫委员人民日报撰文:会开船的人,逆风也能开好
注:本文为模拟排版,实际发布需根据具体平台要求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