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财富效应解读:楼市股市的稳定与发展
正文:
随着政府工作报告的发布,近期社会关注的焦点无疑集中在政府的经济政策上。我们对此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其中包括赤字率和通胀率等重要数据。然而,在众多数字背后,还有一个被大家忽视的重要信息——那就是对楼市股市的稳定与发展。
在3月5日的吹风会上,《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成员、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陈昌盛在解读报告时强调了稳定楼市股市的重要性。他指出,楼市股市作为经济运行的“风向标”,是老百姓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稳住楼市股市,才能释放财富效应,提振消费,推动价格温和回升。
解读中提到的“释放财富效应”六个字,蕴含着丰富的信息。那么,财富效应究竟是什么?它又如何影响我们的消费行为呢?
财富效应指的是居民资产变动对其消费的影响。对中国来说,财富效应主要来源于房地产和股票。由于中国居民的资产中约70%集中在房产上,而股市则是居民财富中最具弹性的部分,这两者的财富效应都对居民消费起到了重要的带动作用。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房地产的财富效应。这将对理解未来的经济走势至关重要。美国经济学家阿蒂夫·迈恩和阿米尔·苏非在《债居时代:房贷如何影响经济》一书中提到,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根源在于房价下跌导致的高房贷居民减少支出,从而陷入恶性循环。
房价下跌不仅会使屋主损失大量财富,还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例如,当一套价值100万的房子跌至80万时,屋主会感到“吃亏”,从而抑制消费。
东吴证券研究所的数据显示,过去20年中,当70城二手房价指数上行时,消费者信心指数也相应提升。每一次楼市阶段性见底回升后,消费者信心指数都会快速回升。
今年,如果楼市能实现回升,将有助于缓解因楼市而产生的“资产负债表衰退”和“提前还贷”等现象。在当前外部环境面临压力的情况下,楼市的回温将有助于内需扩张,对冲外需压力。
当然,楼市的回升并非一蹴而就。据中指研究院发布的年度展望,2025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可能下降6.3%,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下降8.7%,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降15.6%。乐观预期下,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微增0.3%,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下降7%,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降10.3%。
然而,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的“稳住楼市股市”以及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出台,有望推动楼市回升,从而放大财富效应。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股市的财富效应。理论上来说,股票产生的财富效应应大于楼市。然而,在过去的几年里,居民消费支出与权益资产增速的同步性较大,但在2015年疯牛行情中,消费并未出现明显改观。
未来,政府将加强对股市的监管,推动股市健康稳定发展。楼市、股市与消费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的。只有楼市、股市的稳定发展,才能拉动消费,进而推动企业扩产、利润增长,实现经济良性循环。
总之,今年的楼市和股市充满机遇。我们要抓住政策红利,积极迎接财富效应的到来。如何快速了解政策趋势和经济走势,找到确定性机会?敬请关注后续报道。
(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