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就中国传统芯片举行听证会,探讨关税提升可能
记者 李迅典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将于当地时间11日就中国生产的传统芯片(成熟制程芯片)展开一场听证会,讨论是否有可能进一步提高对这些芯片的关税。这些芯片在汽车、洗衣机和电信设备等日常用品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此次听证会的调查始于美国总统拜登任期内。美国商务部去年12月指出,约三分之二含有芯片的美国产品依赖中国芯片,而超过一半的美国公司甚至不清楚其芯片的来源,其中包括一些国防工业企业。
中国社科院美国问题专家吕祥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指出,中国在存储芯片的产能和技术方面正显著提升。尽管美国试图限制中国的出口和产能,但中国生产的高性能芯片在全球市场上仍具有显著优势,美国目前正面临两难境地。
吕祥强调,对中国增加关税确实可能损害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但近年来,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依赖程度也在逐渐降低。
《纽约时报》曾报道,拜登政府近年来已颁布一系列出口管制措施,旨在遏制中国制造最先进计算机芯片的能力,但对传统芯片的制造能力尚未采取太多措施。
报道还提到,中国政府和企业为这些芯片的生产投入了大量资金,芯片制造商在技术上取得了进步,吸引了新客户,并吸收了相关制造知识。中国生产的芯片也将使美国更难以控制全球半导体贸易。
华泰证券在2月的一份专题研究中预测,受地缘政治等因素和国内终端及设计企业的推动,中国芯片代工行业,特别是成熟制程,在过去五年中经历了快速发展。预计到2027年,中国12寸成熟制程的产能将保持年均27%的快速增长,届时全球市场份额将达到47%。
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24年,中国集成电路出口额达到1595亿美元,同比增长17.4%,创历史新高。2025年前两个月,中国集成电路出口额为1804.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2%。
美国对中国传统芯片的调查听证会在中美贸易关系紧张之际举行,可能进一步加剧双方的经济摩擦。这项调查依据1974年的《贸易法》第301条进行,与特朗普政府在2018年利用该法对大量中国进口产品征收高额关税,引发美中之间长期贸易争端类似。
韩国《每日经济》报道称,美国保守派智囊团、信息技术和电子产业相关团体,以及国家安全和半导体相关研究所人士等将出席听证会。如果国家安全相关团体的意见得到认同,那么对中国半导体企业的追加限制“很可能成为现实”。
《每日经济》还提到,韩国芯片企业也在密切关注听证会进展。三星电子在中国西安、SK海力士在无锡和大连设有大规模半导体工厂。尽管主营业务与美国本次涉华调查的对象并不完全一致,但大多数人认为不能掉以轻心,因为美国对中国产传统芯片征收高额关税,可能对韩国半导体企业也产生压力。
延伸阅读
在最近的贸易争端中,美国政府不断挥舞关税大棒,宣布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的产品加征关税。然而,中国市场对此反应不大,而美国股市却出现了明显调整,越来越多的人担忧关税将拖累美国经济。此前美国的一系列加征关税做法已经证明,关税最终由美国消费者承担,而美国的贸易逆差并未缩小,制造业的竞争力也没有提升。
在高科技领域,美国试图遏制、打压中国,特别是在芯片行业。然而,结果却出人意料,这不仅未能阻止中国芯片产业的发展,反而刺激了中国芯片半导体等高科技产业的自主创新,推动了中国在技术进步方面的步伐。
英国《金融时报》的文章指出,华盛顿的最大误判可能不是低估了中国的芯片制造能力,而是忽视了推动技术进步的力量。文章以华为的成功为例,说明了美国对华为的制裁实际上加速了中国芯片制造业的发展,并催生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挑战者:华为。
随着人工智能成为重点发展领域,华盛顿试图通过“芯墙”将优势完全垄断在美国。然而,DeepSeek等中国开源模型的出现再次证明,封锁只会激发突围的力量。
这场竞争远未结束,但从长远来看,美国可能已经确保了这是一场中国不能输的“战争”。相比之下,中国有自己的优势,更擅长应用,再加上庞大的市场,中国高科技行业不是谁想封杀就能封杀的。历史也证明,中国的崛起不是谁想阻挡就能阻挡住的。芯片如此,人工智能如此,经济贸易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