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旭集团:从默默无闻到千亿帝国,危机暗涌
在短短二十余年间,东旭集团从一家不起眼的小工厂蜕变为一家资产总值超过千亿的综合性实业集团。然而,这场借助“加杠杆”策略迅速扩张的过程,也为“东旭系”埋下了危机的伏笔。
股价暴跌,危机初现
3月17日,*ST旭蓝股价遭遇一字跌停,收盘时每股报0.82元,跌幅高达4.65%,总市值缩水至12.19亿元。而这一切,只是危机的开始。
涉嫌违规,实控人被调查
3月16日,ST旭蓝发布公告,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公司实际控制人李兆廷被证监会立案调查。与此同时,ST旭蓝的资金占用问题尚未得到解决,股价持续低于1元/股的退市红线,与ST旭电的退市之路如出一辙。
扩张之路暗藏隐患
东旭集团成立于1997年,现已发展成为涵盖光电显示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半导体硅碳材料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实业集团。然而,其通过“加杠杆”实现的商业扩张,却埋下了诸多隐患。
巨亏、资金链断裂,危机爆发
2019年起,ST旭电频繁发生债券违约,东旭集团也因巨亏和货币资金骤减而爆雷。去年以来,“东旭系”再次陷入监管风波,旗下两家上市公司ST旭电、*ST旭蓝均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退市风险加剧,自救无望
在股价低迷和巨额资金占用问题的双重打击下,ST旭电最终被深交所裁定终止上市,并于2024年10月正式摘牌。目前,“东旭系”旗下仅剩两家上市公司。
困境重重,退市倒计时
ST旭蓝的前身是宝安地产,2015年被东旭集团收购后转型至新能源领域。然而,自2019年起,ST旭蓝陷入持续亏损。据深圳证监局调查,截至2023年年报披露日,东旭集团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ST旭蓝资金余额高达77.96亿元。
资金链断裂,坏账风险高悬
东旭集团所持公司股份已全部被冻结,资金链断裂的风险极高。若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ST旭蓝股票将被终止上市。此外,由于整改期限届满时未能完成整改要求,ST旭蓝股票已于2025年1月6日起停牌,3月7日复牌后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退市风险叠加,未来堪忧
ST旭蓝的退市风险仍在加剧。自3月7日复牌以来,股价已连续7个交易日低于1元/股。若连续20个交易日股价低于1元,公司将被强制退市。面对重重困境,ST旭蓝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