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揭秘《哪吒2》票房之谜:美帝的“双标”操作与全球反响
正文:
在2025年3月16日,一部名为《哪吒2》的国产动画电影,以其惊人的票房成绩,稳坐中国影史票房冠军的宝座。然而,在这辉煌的背后,却隐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曲折故事。
《哪吒2》自上映以来,以其独特的魅力和精湛的制作,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截至2025年3月16日,这部投资3.2亿人民币的国产动画电影,已经收获了高达152亿的票房,甚至超越了《星球大战:原力觉醒》,跻身全球票房前五。
然而,就在这样的辉煌时刻,全球最大票房统计平台Box Office Mojo却抛出了另一组数据:《哪吒2》在北美的票房从1.81亿美元骤降至3260万,全球总票房更是蒸发147亿。这一突如其来的“缩水”,引发了公众的广泛质疑。
面对质疑,美方给出的解释是:“只计算海外票房。”这种看似合理的解释,却暴露出一种明显的双标行为。在统计《阿凡达》、《复仇者联盟》等好莱坞大片时,他们计算的是全球收入,而到了中国电影,却只计算海外票房。
这样的做法,让不少网友纷纷表示不满:“老美一贯作风,打不过就改规则,恶心至极!”“格局真小,以后都不去电影院看美国电影了!”“不要脸到一定程度了!一贯的做法,丑恶嘴脸!”
尽管如此,我们中国人依然保持着大度的胸怀。正如网友所言:“美国电影还是要看的,毕竟咱们中国人的格局可没老美那么小。”然而,美帝的这一做法,的确显得有些不人道。
据悉,Box Office Mojo长期忽视中国票房数据,此前《战狼2》、《流浪地球》等国产电影都曾遭受过类似的待遇。而针对《哪吒2》,美帝不仅进行数据操纵,篡改真实票房,还在排片上动手脚,不给《哪吒2》排黄金时间段场次,凌晨场次反而占比超过60%,部分影院甚至临时取消场次,为北美电影让路。
这种严重的排片歧视,让人感到十分恶心。对比《美国队长4》在9000家影院上映,《哪吒2》却仅获得300家影院的支持,且集中在华人聚集区,票价还被恶意抬高至666元/张,目的就是为了让影片无人问津。
然而,美帝的这一抵制策略并未奏效。《哪吒2》在其他国家的表现,可谓是另一番景象。在澳大利亚、新西兰、欧洲、东南亚以及日本等地,观众对《哪吒2》的喜爱程度远超北美。
在澳大利亚,首映日黄金海岸影城加开了13场IMAX场次;新西兰奥克兰华人社区出现了凌晨三点包场的奇观;欧洲伦敦BFI IMAX影院首映后,观众起立鼓掌,预售覆盖37国250家影院,有望打破华语片纪录;东南亚新加坡单日票房破1200万元,马来西亚影院排片达87场/天,吉隆坡双子塔售票系统因抢购瘫痪;日本32家影院同步上映中英双语版,《哪吒2》蝉联周票房冠军。
《哪吒2》不仅在观众中口碑爆棚,也得到了海外媒体和影评人的一致好评。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价值观在YouTube上获得了超过5000万的播放量,海外观众自发翻译了37种字幕。
这些数据足以说明海外观众对《哪吒2》的喜爱。正如团队所言:“当时我们就想做点不一样的东西”,历时四年的打磨,终于迎来了《哪吒2》的爆发。影片首创的“封神宇宙”体系,将传统神话融入现代价值观,不仅在大城市,即使在三四线城市,票房占比也高达61%。
站在150亿票房的里程碑前,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数字游戏,更是文明对话的试金石。当《哪吒2》的北美票房在某些榜单消失时,它却在向世界宣告:中国动画电影的崛起,已经超出了美帝的想象!
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文化战争,向全世界展示了真正的文化自信:不是在数字游戏里争高下,而是打破文化壁垒,创作出更多全球文化认同的作品。而《哪吒2》正是做到了这一点。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