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改写建议: 【财经视角】新华观察:人形机器人迅猛融入日常生活在即

admin72025-03-22 16:33:38

人形机器人时代加速到来:走进日常生活,我们还有多远?

新华网北京3月22日电 —— 在不久的将来,与你并肩“挥汗如雨”参加马拉松的可能不再是人类,而是机器人!4月,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即将在北京亦庄拉开帷幕,人形机器人的话题再次成为公众焦点。

政府工作报告描绘未来蓝图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和智能制造装备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人形机器人作为新一代智能终端的代表,其发展现状和未来前景成为关注的焦点。

硬核技能“傍身”,应用场景日益丰富

2025年春晚,一款穿着花袄的人形机器人以其舞技赢得了观众的喜爱,也展示了人形机器人在多个行业和场景中的巨大应用潜力。以下是人形机器人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案例:

  • 进厂“打工”:优必选在宁波极氪5G智慧工厂实现了多场景人形机器人协同实训,而傅利叶的人形机器人则进入了上汽通用汽车金桥豪华车工厂和奥特能超级工厂进行实习。
  • 商业服务:乐聚全尺寸人形机器人成为苏州市低空经济发展展示馆的智能讲解员,魔法原子的人形机器人则变身“汽车销售”,在汽车专卖店招揽顾客。
  • 极端环境作业:国家电网的电力特种人形机器人能在极寒和高温环境下工作,精准找到故障点。
  • 家居场景:智元人形机器人在数据采集工厂中训练熨烫衣服、洗刷马桶、使用洗碗机等。

未来发展前景广阔,但仍面临挑战

浙江省机器人产业发展协会秘书长宋伟表示,随着技术的发展,人形机器人将能够执行多项任务,智能性更强,使生产变得更加立体和高效。同时,人形机器人在医疗、康复护理、教育、预警等领域也展现出应用潜力。

尽管应用场景不断扩展,但人形机器人行业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4年)》预计,从现在到2028年,我国整机市场规模约在20至50亿元;到2035年,整机市场规模将达到约500亿元;到2045年后,在用人形机器人超过1亿台,整机市场规模可达约10万亿元级别。

技术突破与市场拓展并行,未来可期

业内人士普遍预计,人形机器人的产能或将在2025年得到明显提升,推动人形机器人向更泛化、更实用的阶段转变。目前,人形机器人的技术不断取得突破,但距离真正“走进”日常生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价格、技术、标准等问题待解

目前,人形机器人的售价范围大致在10万至200万不等。杭州爱音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晗表示,人形机器人价格较高,处于探索用户需求的阶段。同时,人形机器人的前期研发成本、服务团队和交付团队的定制化服务等因素都会影响最终价格。

从技术层面来看,人形机器人需要在工业制造、商业服务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和验证,才能为进入家庭市场奠定技术基础。华院计算技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市场总监龚皆贤表示,人形机器人目前仍处于“功能机”向“智能体”过渡阶段,需要具备通用性,承担更多角色,执行多样的任务。

产业布局加速,未来发展可期

工信部2023年11月份印发的《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中将人形机器人定位为重要的经济增长新引擎。赛道火热,吸引众多投资者的目光,为行业注入源源不断的资金活力。2024年,中国机器人行业近亿元级融资事件中,人形机器人领域融资事件最多,占比约49%;融资金额也是最多,超70亿,约占41%。

结语

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预示着人工智能技术正逐渐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尽管目前仍面临诸多挑战,但我们可以预见,未来人形机器人将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可能性。


(注:以上内容为模拟改写,不代表真实新闻或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