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彭士禄:一生献给祖国的核动力传奇
来源:CCTV国家记忆
彭士禄,一位将一生奉献给祖国核动力事业的杰出人物,他的故事如同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记录着无数坎坷与辉煌。
苦难童年,逆境求生
1925年,彭士禄出生在广东省海丰县。3岁那年,母亲蔡素屏英勇就义;4岁那年,父亲彭湃被捕后慷慨赴死。作为烈士遗孤,彭士禄的童年充满了苦难。8岁、10岁,他两次被捕入狱,在牢里受尽折磨。1940年,周恩来总理派人将他安全送往革命圣地延安,结束了东躲西藏的生活。
留学苏联,投身核动力事业
1951年,彭士禄以优异成绩获得留学苏联的名额,前往喀山化工学院化工机械系学习。1956年,陈赓大将将彭士禄密召到中国驻苏大使馆,询问他是否愿意改行学习原子能核动力专业。彭士禄坚定地回答:“只要祖国需要,我当然愿意。”
20世纪50年代末,彭士禄接秘密调令回国,出任中国核潜艇首任总设计师。面对无图纸资料、无权威专家、无外来援助的困境,他带领团队“自教自学”,克服重重困难,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艘核潜艇“长征一号”。
无私奉献,照亮强国之路
彭士禄常说:“是人民将我养大,我几辈子都还不了,只要祖国需要,我愿贡献一切!”他的一生,为祖国做了两件大事,每一件都惊天动地。
1970年12月26日,中国第一艘核潜艇“长征一号”成功下水,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20世纪80年代,彭士禄年近六旬,临危受命,为中国核电事业开拓奠基。他参与研究设计了中国第一座大型商用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以及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大型商用核电站——秦山二期核电站。
缅怀英雄,传承红色基因
2021年3月22日,96岁的彭士禄院士走完了传奇的一生。他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彭士禄院士曾说:“不做则已,一做到底,如活着能热爱祖国、忠于祖国,为祖国的富强而献身,足矣。”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