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俄乌冲突:乌东局势渐明,北约与俄罗斯未来关系展望

文 | 朱国顺
乌东地区的冲突,其终局似乎已愈发临近。北约正意图瓜分该地区的资源,而乌克兰则将不得不面对满目疮痍的废墟,这或许正是美西方所上演的“魔幻剧”的结局。
3月14日,荷兰前首相、北约秘书长吕特从白宫离开,标志着乌东冲突的终局已经明朗。乌克兰的北约入盟梦破碎,北约也宣布将与俄罗斯“改善”关系。
三年的光阴,1000多个日夜,乌东冲突即将落幕。那个被美西方煽动、乌克兰深信不疑的“加入北约”的幻想,在战火中化为泡影。美西方的介入并未带来和平,乌克兰却要独自吞下苦果。
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魔幻剧”。原本平静的欧洲东部,因北约的介入而变得波涛汹涌。在经历了多次“颜色革命”后,北约企图将战线推进至俄罗斯边界,其目光最终聚焦在乌克兰这个通往东方的最后一道防线。
北约不再东扩,这是上世纪90年代俄罗斯与美国西方的约定,也是大国地缘战略的最后防线。然而,随着乌克兰“加入北约”的迹象日益明显,冲突在2022年2月24日被点燃。
乌克兰的北约入盟之路,实际上是一条“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只需回顾古巴导弹危机时期美国的反应,便能理解这一点。然而,被冲昏头脑的北约及美西方的政治人物,却纷纷加入这场火中取栗的闹剧,将乌东的黑土地置于火海之中,只为换取一张自拍照和曝光率。
短短三年多时间,乌东的战火映照出欧洲的种种混乱与错觉。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最终将耗尽起哄者的耐心与盘算。美国新政府将“24小时结束冲突”作为目标,尽管后来表示“并未指明具体时间”,但乌东冲突的终局,已不可避免地日益临近。尽管主要起哄方心有不甘,在两大洋两岸奔走,试图挽回些什么,但他们的努力终究是杯水车薪,只能在不自量力中黯然低头。
3月14日,北约秘书长吕特继马克龙、斯塔默、泽连斯基之后访问白宫。与前几位领导人高谈阔论甚至针锋相对不同,这次会面更像是一次相互确认立场、共同得出结论的时刻。离开椭圆形办公室后,吕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俄乌冲突结束后,北约与俄罗斯的关系可以“逐步”恢复。更令人意外的是,当被问及乌克兰加入北约的可能性是否已被排除时,吕特点头表示同意这一说法。这是北约领导人首次公开否定乌克兰加入北约。
魔幻般的“加入北约”叙事,最终变成了泡影。对乌克兰而言,这是沉重的一击。乌媒纷纷以突出位置报道这一重大转折。《乌克兰真理报》报道称:“北约秘书长吕特强调,乌克兰的成员资格已不再被考虑。”有乌克兰议员在社交平台上声称:“要么有北约,要么有核武器。现在我们没有北约了,所以我们需要核武器。”这是从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走向另一个更“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乌东冲突的走向终局,对美西方无数的“点火者”“拱火者”都是沉重的打击。他们试图挽回些什么,以显得不那么无能,例如提出要“派驻部队至乌克兰”、欧洲寻求“核共享”等,但这些在战场上无法获得的东西,在谈判桌上也注定命运多舛。冲突不会因他们的不舍而延续,也不会因他们的留恋而恒久。
3月18日,俄美两国首脑实现了通话,这对美西方很多人来说,颠覆了他们1000多天来的思维。乌东冲突的终局,已经越来越近。北约将瓜分那里的资源,而乌克兰则将面对满目疮痍的废墟,这或许就是美西方“魔幻剧”的结局。
从大西洋岸边到乌拉尔山脉,作为人类文明起源地之一的欧洲,本应像精密的钟表一样和谐运作。然而,奇奇怪怪的想法让不少国家要么变得膨胀,要么变得粗糙,于是它们总是找不准节奏。
延伸阅读: - 美特使:乌克兰将举行总统选举,泽连斯基终将被消耗 - 乌克兰已不再被邀请加入北约,泽连斯基表示:美国不支持其加入 - 泽连斯基:乌首要任务是停火,并与英法美合作推进此事 - 特朗普:俄乌很快将全面停火,美空军推进第六代战斗机发展 - 泽连斯基:乌不再被邀请加入北约,俄罗斯总统普京提出解决俄乌冲突的要求

(注:本文部分内容结合了当前的国际形势及事件发展,进行了适当扩写和修改,以符合博客发布排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