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迪士尼真人版《白雪公主》的票房滑铁卢:经典重拍,为何口碑与票房齐跌?
正文:
在许多人心中,童年记忆中对善良、美丽的理解,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迪士尼的公主形象。尤其是白雪公主的故事,无疑是迪士尼最经典的公主故事之一。然而,当真人版《白雪公主》上映后,却并未收获预期的热烈反响。
影片上映后,媒体评分和观众口碑均不尽如人意。烂番茄网站上的媒体评分新鲜度仅为43%,IMDb评分一度跌至2.1分,这样的口碑显然对票房产生了负面影响。北美首周末票房仅收获4300多万美元,与高昂的制作成本2.5亿美元相比,回本似乎遥遥无期。
在国内上映后,累计票房也仅有640多万,预计总票房将不超过1000万。这不禁让人疑惑,为何这部备受期待的影片会遭遇如此尴尬的票房和口碑双重滑铁卢?
首先,剧情上的问题不容忽视。早在电影上映之前,女主角瑞秋·齐格勒对原版故事的看法就引发了争议。她认为1937年版的《白雪公主》动画内容“明显是那个时代的产物”,王子的人设“诡异”,且让她感到害怕,不敢二刷。而她参与的新版《白雪公主》则试图全面升级故事,让白雪公主成为领袖而非只追求爱情的角色。
然而,尽管动画版本在如今看来可能有些过时,迪士尼选择翻拍这个并无太多可塑性故事,似乎只是为了蹭情怀。齐格勒的言论被认为过于自大,缺乏对经典的尊重,而新电影中的“改编”也并未达到吹嘘中的高级程度,甚至存在逻辑漏洞。
例如,男主角偷溜进城堡只拿了几颗土豆,被王后抓住后,轻易就被白雪公主放走。这样的情节处理,让人不禁怀疑反派角色的设定是否过于弱化。而熟悉的桥段,如王后因嫉妒白雪公主的美貌而命令猎人将其杀害,也因猎人的黑人身份而显得立场可疑,最终猎人放走了白雪公主,甚至没有按照原著抓取动物的心肝,只是拿了一个苹果来欺骗王后。
剧情的缺乏逻辑性和廉价的服化道与场景,使得影片缺乏吸引观众的亮点。此外,选角也成为影响口碑的重要因素。
瑞秋·齐格勒作为女主角,无论是颜值还是气质,都与“白雪公主”这个角色相去甚远。而让盖尔·加朵这样的美女扮演王后,更是让人难以接受。迪士尼本可以为她量身定制一个全新的公主形象,却选择了“炒冷饭”,不仅未能尊重经典,反而自毁前程。
瑞秋·齐格勒在戏外的言论和行为也引发了不少争议。她在社交平台上公然诅咒支持特朗普的人,且支持用CGI技术替换矮人演员,这些行为引发了广泛的批评。而与女二的不和传闻,更是让这部电影的话题度远超其本身。
总的来说,迪士尼真人版《白雪公主》的票房滑铁卢,既是因为剧情和选角的失误,也是因为对经典的轻视和对观众的不尊重。希望迪士尼能够从中吸取教训,回归初心,创作出更多真正优秀的作品。
结语:
迪士尼作为动画电影的巨头,一直拥有着独特的魅力。然而,近年来的真人版改编却屡屡失败,不仅让观众失望,也让人对迪士尼的未来感到担忧。希望迪士尼能够重新审视自己的创作方向,尊重经典,尊重观众,创作出更多真正打动人心的作品。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