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人生舞台:从田间耕者变身荧幕之星,54岁褚栓忠喜得贤内助,家庭幸福美满,儿女双全

admin242025-03-26 16:16:05

在众多荧幕形象中,你或许难以忘怀《大博弈》中那位细致入微的“周到”,或是《军师联盟》中温文尔雅的“陈群”。然而,提及《喜耕田的故事》中那位操着地道山西方言的二虎村长,你的嘴角恐怕会不自觉地露出微笑。

这位在影视剧中始终扮演配角的演员,正是褚栓忠。从河北农村的放牛娃成长为国家级剧院的台柱子,从工地搬砖的穷小子蜕变为人生赢家,娶得“白富美”,褚栓忠用30年的坚守,在事业与家庭之间书写了感人至深的故事。

1971年,褚栓忠在河北省元氏县南沙滩村出生。这是一个位于太行山脚下的偏远小村,他的父母是勤劳朴实的农民。作为家中的老三,褚栓忠上有两个哥哥,下有一个妹妹。他的童年记忆里,充满了在田间劳作、赤脚趟过冰冷泥水的身影。

冬日的夜晚,他会在漏风的土坯房里蜷缩着,聆听北风的呼啸。尽管生活艰辛,但他心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艺术的渴望从未熄灭。高中时,褚栓忠迷上了美声,梦想考入音乐学院,却因学费问题而不得不放弃。

高考落榜后,褚栓忠成为了一名工地上的农民工,每天扛着钢筋、搬着水泥,汗水和泪水交织在脸上。但他从未放弃对艺术的追求,凌晨四点起床卖菜,用微薄的收入补贴学费;跑龙套一天20元,却依然坚持在片场偷师学艺。

“那段时间,我就像个永不停歇的陀螺。”褚栓忠曾这样形容那段时光。1991年,他迎来了人生中的转机,考入了中戏表演专业,并得到了导演田壮壮的青睐,出演了电影《蓝风筝》中的“陈树岩”。

第一次触电的农村少年,将角色演绎得栩栩如生。吕丽萍甚至忍不住夸赞:“这孩子天生是吃演员这碗饭的!”大学期间,他白天拍戏,晚上跑剧组,勤工俭学完成了学业。

毕业后,褚栓忠进入国家话剧院,成为了一名备受瞩目的演员。他参演的《俺爹我爸》《谷文昌》等话剧,几乎场场爆满。导演林兆华曾评价他:“栓忠的眼睛会说话,每个眼神都是戏。”

尽管演了上百部作品,但褚栓忠却始终在“最佳配角”的边缘徘徊。他淡然一笑:“主角只有一个,但好演员能让每个角色都发光。”在影视剧中,他塑造了无数经典配角,如《喜耕田的故事》中憨厚幽默的二虎村长、《大博弈》中谨小慎微的“周到”、《北上》中从“妈宝男”到“护女狂魔”的夏茂田。

从业30余年,褚栓忠始终保持着零绯闻、零负面记录。同行评价他:“他像块璞玉,越打磨越温润。”导演高群书曾说:“栓忠的戏,不用改词,他自然就能给你惊喜。”

事业上兢兢业业的褚栓忠,在人生的拐弯处,遇到了美好的爱情。2004年,他在朋友聚会上遇见了小他11岁的谭赫。谭赫是吉林艺术学院的高材生,家境优越,而褚栓忠当时口袋里不到两万块钱,连婚房都买不起。

“第一次见面,他穿着洗得发白的衬衫,却像棵挺拔的白杨树。”谭赫回忆道。谭赫的父母起初强烈反对这段恋情,但最终还是被褚栓忠的真诚和朴实所打动。

结婚后,褚栓忠夫妇育有一儿一女。谭赫退居幕后,支持丈夫的工作。褚栓忠把银行卡交给妻子:“你管钱,我只管演好戏。”他常对儿女说:“做人要像咱太行山的石头,经得起风吹雨打。”

女儿继承了父亲的表演天赋,幼儿园时就能惟妙惟肖地模仿《喜耕田的故事》。儿子则像母亲一样细腻,会悄悄给爷爷奶奶捶背。褚栓忠从不限制子女的发展:“农村娃要扎根,更要远航。”

“栓忠的戏里,藏着他对家庭的爱。”谭赫常说。在《北上》中,夏茂田为女儿挺直腰杆的瞬间,正是褚栓忠对家庭最深沉的致敬。

从太行山脚到聚光灯下,褚栓忠是那个在困境中咬牙前行,在喧嚣中守住初心的普通人。命运从不偏爱“天选之子”,但坚持与爱总能创造奇迹。

“未来,我还想挑战更多角色,”他说,“但更重要的是,把从家庭里的爱与责任,传递给更多人。”这就是他的人生,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本文作者 | 柠檬雪

责任编辑 | 淡淡翠

策划 | 淡淡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