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凌晨,缅甸曼德勒市,这座古城在经历了一场4.4级余震后,迎来了震后的第二个夜晚。当地一位华人玉石商,书碧,仍在焦急地等待着两位亲友的消息。她心中充满了自责,若不是地震当天约了他们外出,或许他们能安全地度过这场灾难。
书碧回忆,那天的余震让她倍感不安,她担心着亲友的安全。就在此时,中国蓝天救援队已经抵达曼德勒的“天空别墅”现场,投入到了紧张的救援工作中。这座11层高的公寓在强震中几乎全部倒塌,许多居民被埋在瓦砾之下。
救援现场的工作人员估计,至少有90人被困在废墟之下。经过30多个小时的救援,29日晚间,一位名叫Phyu Lay Khaing的女子被成功救出。书碧向界面新闻透露,她在地震当天早上就陆续听到了来自废墟下的求救声,但由于附近没有人具备救援能力,直到下午,她才从消防队得知,两名朋友在废墟下检测到生命迹象,但他们被多人压着,其中还包括一名孕妇,这名孕妇可能需要锯掉一条腿才能获救。
由于网络信号不稳定,截至发稿时,书碧仍未得知她的亲友是否已被安全救出。

曼德勒,这座缅甸第二大城市,人口约170万,在地震发生时,许多居民的生活被瞬间打乱。在曼德勒经商的张莉,在地震发生时,原本以为只是空调出了问题,但随着剧烈的震动,她意识到这是一场地震,并迅速逃离了家园。
“台阶都是直接跳下去的,耳朵里有一股很可怕的声音。”张莉回忆道。她回到家中,发现家中一片狼藉,厨房的盘碗散落一地,柜门被震开,壁画掉落在椅子上,墙上的瓷砖纷纷脱落。

地震过后,曼德勒出现了断水断电断网的情况。尽管张莉家装有太阳能板,但由于曼德勒经常断电,她依然不得不在院子里搭起蚊帐,与家人一起过夜。
震中曼德勒
在缅甸首都内比都附近的仰光,震感相对较弱,但地震依然对水电供应造成了破坏。华人杨羊回忆说,地震发生时,家里的吊灯摇晃得像摇篮,虽然如此,但生活用品的采购并未受到太大影响,只是出现了长时间的断电断水。
缅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是曼德勒省的省会,人口约170万。
地震过后,曼德勒的许多老旧建筑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而通往曼德勒国际机场的主干道和伊洛瓦底江桥、高速公路等交通要道也遭到了严重破坏,物资运输效率大幅降低。
地震发生时,在曼德勒经商的张莉正在家中刷手机。由于她的家位于工业区,大货车经过时窗户玻璃时常会产生轻微震动,张莉对此早已习以为常。最初张莉以为空调出了问题。紧接着,她开始觉得头晕,她本能地察觉到危险,于是迅速往外跑。
“台阶都是直接跳下去的,耳朵里有一股很可怕的声音。”她说。
地震过后,曼德勒市出现了大量的志愿者,他们自发组织起来,徒手或使用简易工具进行救援工作。书碧的哥哥也加入了这支救援队伍,他们在孔教学校的北区的救援工作于29日10:30全部结束,经过一天的努力,30多位受困者获救,但不幸有一位学前部的小学生遇难。

曼德勒的老式建筑普遍抗震能力差,许多建筑都受到了损坏,轻则裂缝,重则倒塌。尽管如此,当地居民依然展现出强大的互助精神,自发沿街摆放水和食物,甚至提供免费食宿。
此次震中位于伊洛瓦底江的平原地区,属于缅甸人口密集区,周边分布的城市除了曼德勒、还有密铁拉以及首都内比都等。此次地震中,可能有数百万人暴露在高烈度区域内。
面对这场巨震,仅靠民间个体的力量远远不够。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呼吁各国、各组织和民众对缅甸地震灾区提供援助。中国政府于3月29日派遣中国救援队赴缅甸地震受灾地区开展国际人道主义救援行动,泰国、中国香港、越南、俄罗斯和印度也已部署了救援队。

这些专业救援队伍将利用生命探测仪、搜救犬等设备和手段,对倒塌的建筑物、废墟等进行搜索和救援,争取救出更多被困人员。
(应受访者要求,晓月、杨力钦、张莉、杨羊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