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业绩分析:2022年度三大航空公司亏损达62亿,盈利航司的成功秘诀揭晓

admin82025-03-31 22:51:30

【航空业财报分析】三大航2024年业绩概览:亏损中的结构调整与未来展望

随着2024年的财务报告尘埃落定,国内航空业的三巨头——中国国航、中国东方航空和中国南方航空——再次面临着业绩亏损的挑战。尽管亏损规模较2023年有所收窄,但行业内的竞争加剧、旅客结构变化等因素仍对航司的盈利能力造成了显著影响。

业绩回顾:亏损虽减,挑战仍在

在2024年,尽管国内三大航未能实现扭亏为盈,但亏损幅度相比2023年已有显著减少。具体来看:

  • 南方航空: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6.96亿元,较2023年的42.09亿元大幅收窄。
  • 中国国航:净利润亏损2.73亿元,而2023年的亏损为10.46亿元。
  • 中国东航:亏损42.26亿元,2023年亏损额更是超过了80亿元。

原因剖析:市场内卷与旅客结构变化

三大航表示,业绩未能转亏为盈的主要原因是行业竞争加剧、公商务出行需求不足以及汇率波动等因素的综合影响。特别是市场内卷和旅客结构的变化,使得“旺丁不旺财”的现象在年报中尤为明显。

以南方航空为例,尽管客座率从2023年的78.09%提升至84.38%,但每收费客公里收益却从0.55元降至0.48元,反映了票价水平的持续下降。

结构调整:货运与低成本航空崛起

在众多航司中,航空货运公司和低成本航空表现突出,实现了盈利。例如:

  • 东航物流:预计2024年净利润为25亿元至29亿元,同比增长0.48%至16.56%。
  • 国货航:预计24年净利润为18亿元至19.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6%-73%。
  • 南航物流:2024年净利润41.86亿元,同比增长72.33%。

未来展望:恢复国际航线,关注细分市场

面对未来,航司们正积极调整策略,以应对市场变化。民航局提出力争国际航班数量恢复至疫情前90%以上的目标,并强调完善市场监测预测、规范价格行为、引导差异化发展等措施。

总结

尽管2024年航空业整体业绩承压,但通过调整结构、优化服务、拓展市场,航司们有望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找到新的增长点。随着国际航线的逐步恢复和细分市场的深耕,航空业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