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聚焦创新与成本优化,上海交大院长许敏分享前沿观点
北京,2025年3月29日 ——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于3月28日至3月30日在北京成功举办。在这场行业盛会上,上海交通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许敏发表了精彩演讲,深入探讨了电动汽车增程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技术突破与成本优化并重
许敏院长在演讲中强调,高校在增程技术的研究中,不仅要追求技术上的突破,更要注重成本优化。在继承传统技术的基础上,实现颠覆性的创新,同时也要在成本控制上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态势
许敏院长进一步指出,从全球市场来看,2022年至2024年间,中国、欧盟、日本和美国都在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各国在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径上各有侧重:中国以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和增程式电动汽车为主导;日本则更倾向于发展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欧洲市场则呈现出较为均衡的发展态势;而美国市场仍然以传统的内燃机为主。
在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的增长率结构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发生了显著变化。最初,纯电动车型增长迅速,随后插电混动车型接棒增长,而目前,增程式电动汽车的增长势头最为强劲,成为各大车企竞相布局的新赛道。
成本敏感性与市场挑战
然而,在10万元至15万元的A级车市场,增程式电动汽车的应用相对较少。这主要是因为成本敏感性较高,大电池和大发动机的方案难以满足这一市场的需求。
成本分析与创新方案
为了解决成本问题,许敏院长通过详细的成本分析,展示了降低增程器功率和电池容量的潜在成本优势。例如,如果将特斯拉的66度电池方案改为“40度电配10kW增程器”,成本可以降低约11,000元(按每度电500元计算);如果使用18kW增程器配20kWh电池,成本可进一步降低近2万元。
上海交大增程器技术创新
此外,许敏院长还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在增程器技术上的创新成果。自2008年起,上海交大团队开始研发水平对置两缸增程专用发动机。与传统四缸直喷增压发动机相比,水平对置两缸增程专用发动机采用自然吸气加气道喷射,取消了涡轮增压/可变气门等系统,制造成本降低了2/3。许敏院长表示:“我们的增程器拥有40%的油电转化效率,采用最先进的燃烧系统,40%的热效率。无感增程,无噪音,通过AI控制。”
理想汽车副总裁刘立国分享观点
在本次论坛上,理想汽车整车电动高级副总裁刘立国也发表了演讲。刘立国回顾了五年前(2020年)百人会论坛上的观点,当时他分享的PPT最后一页是“增程是未来的主力”。他回忆道:“当时,质疑声远远多于掌声,很多人对这一话题不屑一顾。”然而,随着理想ONE的成功推出,增程技术逐渐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如今,不仅有新势力车企加入,连传统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也开始涉足增程电动车市场。
结语
本次论坛的举办,不仅为电动汽车行业提供了交流的平台,也展示了我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业进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的逐步成熟,我们有理由相信,增程式电动汽车将在未来电动汽车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