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质疑《哪吒2》:观影需谨慎,孩子可能不适合观看?-大浪资讯

admin72025-02-21 07:43:21

北大教授质疑《哪吒2》:观影需谨慎,孩子可能不适合观看?

北大教授警示:《哪吒2》观影指南——您的孩子真的准备好了吗?

   2月21日消息,热门影片同样会引来诸多关注。截至2月19日,《哪吒2》的票房(含预售)已超过125亿元,打破了中国影史票房纪录,并在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上位居首位。

北大教授质疑《哪吒2》:观影需谨慎,孩子可能不适合观看?

   近日,北大育儿博主“北大龙妈”(真名张某)突然发声,强烈抵制电影《哪吒2》,并呼吁所有家长不要带孩子观看。她认为该影片存在诸多不适宜儿童观看的情节和画面,可能会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 这一举动引发了广泛讨论。一方面,有人支持她的观点,认为在选择儿童娱乐内容时,家长确实需要更加谨慎,避免孩子接触到可能引起不适或误导的信息。另一方面,也有人质疑这种全面抵制的做法是否过于极端,毕竟每个孩子的接受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都不相同,家长应当根据自身情况做出判断。此外,也有声音指出,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其价值和意义不应被简单地否定,家长可以通过引导和解释帮助孩子理解和欣赏其中的内容。

   她所表达的观点看似合情合理,一副为你好的态度,但其劝解的理由却显得有些费解:并非不支持国产创作,而是担心孩子看多了这类电影会受到影响,产生误解。

   她认为,小孩子在观看《哪吒》这部电影后,可能会产生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他们或许会误以为自己能够像哪吒一样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然而,当孩子们有一天发现现实生活并非如此美好,他们其实只是生活中平凡的一员,甚至有时候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色时,他们可能会感到困惑和迷茫。 这种现象提醒我们,作为家长和教育者,应该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让他们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价值和位置。同时,我们也需要引导他们认识到,即使不是电影或故事中的主角,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光芒。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适应现实世界,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而这并不能帮助孩子们认识到“自己不是世界的中心”这一重要成长课题。

   除此之外,电影中存在“替考作弊”的情节。让敖丙替哪吒考试可能会对孩子产生误导,使他们在潜意识里认为替考是可以接受的行为。

   其次,她觉得影片108分钟里出现43次打斗场面是“宣扬暴力”,向孩子们传递 “以暴制暴” 的错误观念。

   再者,龙妈在电影中对女性角色的刻画同样存在明显的问题。影片中的女性角色要么被描绘成柔弱的陪衬,例如殷夫人,更多地展现了她作为母亲的慈爱,在家庭中扮演着辅助的角色;要么就被塑造成邪恶的象征,如石矶娘娘,完全是一个反派形象。

   最严重的,她认为,那些从985大学毕业之后,依靠父母的微薄退休金生活三年的人,这样的行为应当被视为“反面教材”。她担心孩子们看到这种现象后,可能会产生不劳而获的心态,只想着依赖父母的支持,而不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奋斗。这种态度不仅不利于个人成长,也对社会整体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她呼吁社会各界重视这一问题,并引导年轻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鼓励他们通过辛勤工作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贡献。

   近日,《哪吒2》上映后引发了新的争议。有人利用其北大传播学背景,公开声称举报《哪吒2》是为了“蹭流量表达观点”。随后,这位人士还制作了一段视频,回应了网友对其的网络暴力。尽管我对视频的具体内容没有深入了解,但这一系列事件确实反映了当前社会舆论环境的一些特点。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热点话题的制造者或参与者。借助于知名院校的背景,这位人士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无疑是一种吸引关注的手段。然而,这种行为是否真的有助于理性讨论和问题解决,值得我们深思。在表达观点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考虑到言论的责任和后果,避免引发不必要的争端和伤害。如何在追求关注度的同时,保持理性和建设性,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许多网友对她提出的意见表示怀疑和反对,觉得她是故意为了吸引眼球、追逐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