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平台加强治理:打击涉及家庭伦理的违规微短剧
深挖家庭伦理,重塑快手风气
数界探索
1月2日消息,快手安全中心1月1日晚发布公告称,近日,主管部门发布了《加强微短剧片名审核》管理提示,对片名导向、体例及审美提出了具体要求,为行业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平台将严格履行企业责任,坚决维护微短剧的内容底线,重点关注那些恶俗、低趣味且违背社会公德的片名,以及渲染极端对立、复仇、暴戾、焦虑等不良价值观的内容,继续开展专项治理行动,对违规的微短剧和相关账号进行处理。
在此基础上,平台提醒微短剧制作者、制作公司及版权持有方,务必严格遵循以下微短剧创作规范:
1、在当前影视作品的命名中,我们应当避免使用那些低俗、低趣味且有违社会公德的片名,同时也要避免渲染极端对立、复仇、暴戾以及过度焦虑的情绪。 这种做法不仅有助于维护影视作品的艺术价值和社会责任感,更能为观众提供一个更加健康和谐的文化环境。通过减少负面情绪的渲染,影视作品可以更好地传递正能量,促进社会的积极发展。此外,这样的措施也有助于培养观众,特别是年轻一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2、不使用过度冗长和口语化的片名;
3、不滥用仿拟、谐音、夸张等手法对片名进行恶搞。
平台倡导选用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文化价值,传递主流价值观的剧名。自即日起,请各位微短剧创作者、制作机构及版权方进行严格自查,对于存在上述问题的微短剧,需逐步下线并进行调整,待修改并通过审核后方可重新上线。
据此前报道,2024年12月21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司发布了关于加强微短剧片名审核的管理提示。这一举措旨在及时纠正微短剧片名中出现的不良倾向,并在导向、体例、艺术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当前,随着微短剧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作品涌入市场。然而,在这种繁荣背后,一些作品为了博取眼球,不惜采用夸张或低俗的片名,这不仅影响了观众的观影体验,也对行业健康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因此,此次管理提示的出台恰逢其时,有助于规范市场秩序,提升整体创作水平。通过加强对片名的审核,可以引导创作者更加注重内容的质量与深度,从而推动微短剧行业向着更加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尽管平台自审已使“其他微短剧”的内容违规问题大幅减少,但标题浮夸、低俗的问题依然严重影响了微短剧行业的整体形象,亟需整治。据了解,追求流量和利益是部分微短剧制作和播出平台在标题上偏离正轨、打擦边球的主要原因。
对此,管理部门指出,“部分微短剧为了追求流量,片名存在问题,需进行严格整顿。”为及时纠正和改善这些微短剧在片名方面的偏差,管理部门对片名审核提出了新的要求,分别从导向、格式和艺术性三个方面进行了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