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 SU7 首次召回!惊人细节曝光,引发消费者关注!-大浪资讯

admin72025-01-24 20:20:06

小米 SU7 首次召回!惊人细节曝光,引发消费者关注!

小米 SU7 首次召回!消费者猝不及防,惊人细节曝光!

   今天(1月24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再次更新了一大批车辆召回通知。这一系列的召回行动无疑引起了广泛关注,反映出监管部门对汽车产品质量安全的高度重视。这些召回不仅涉及众多品牌的车型,而且可能会影响到数以万计的车主。这样的举措对于保障消费者权益、提升汽车行业的整体质量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透明度和及时的信息公开,以便消费者能够更好地了解潜在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近日,小米宣布了一项涉及近3.1万台SU7标准版车辆的召回计划,这一消息迅速引起了广泛关注。此次召回不仅体现了小米对用户安全的高度责任感,同时也显示了公司在面对潜在问题时的果断态度。在当前智能电动汽车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小米此举无疑进一步提升了其品牌形象,彰显了品牌对消费者权益的重视。

   而这,是小米汽车成立以来的首次召回。

   有些消费者或许会有疑问,一次简单的OTA软件升级怎么能算是召回呢?接下来我们就为大家详细解释一下。

   在深入了解背后的原因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这次召回的官方声明。 官方声明揭示了本次召回的基本情况,但其中透露的信息似乎只是冰山一角。在仔细阅读这份声明后,我们可以看到厂家承认了部分产品存在安全隐患,然而对于具体问题的描述却显得较为模糊。这不禁让人产生疑问:是否存在更深层次的问题被暂时忽略了?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是否已经对此展开调查?随着事件的进一步发展,相信会有更多细节浮出水面,公众也有必要持续关注后续进展。

   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已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提交了召回计划,并决定从即日起,召回以下车辆:

   2024年2月6日至2024年11月26日生产的部分SU7标准版电动汽车,共计30931台。这一批车辆引起了广泛关注,因为它们可能涉及某些潜在的质量或设计问题。 在这一时间段内生产的电动汽车数量如此庞大,确实令人感到担忧。尤其是考虑到这些车辆可能会面临同样的问题,这不仅影响了消费者的信心,也对汽车制造商的声誉构成了挑战。希望相关厂家能够迅速采取行动,确保这些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以保障消费者的安全和权益。

   车辆型号 BJ7000MBEVR2 涉及车辆 18410 台

   车辆型号 XMA7000MBEVR2 涉及车辆 12117 台

   车辆型号 XMA7000MBEVR5 涉及车辆 404 台

   本次召回范围内的部分车辆由于软件设置问题,可能会导致时间同步出现异常,从而影响智能泊车辅助系统对静态障碍物的检测,增加了发生擦碰或碰撞事故的风险,存在安全隐患。

   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将利用汽车远程升级(OTA)技术,为召回范围内的车辆免费更新软件,以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注意到,在小米王化的微博评论区中,有用户分享了本次 OTA 升级的版本号为 1.4.7。另外截图中的服务管家称“除 OTA 升级外,不涉及任何零配件更换。”

   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了召回信息之后,小米汽车也迅速响应,及时发布了一期答网友问。

   汇总如下:

   此次 OTA 召回需要车主驾驶车辆到服务点么?

   本次OTA召回只需对车辆进行免费远程升级即可完成,无需进店进行任何检查或处理。我们将会通过短信和手机App等途径通知相关车主。如需了解更多关于此次OTA召回的详细信息,您可拨打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客户服务热线:400-182-6888进行咨询。

   既然可以进行软件升级,为何还要发起主动召回?通过远程无线技术(OTA)更新软件不是更方便吗?

   我们将通过汽车远程升级(OTA)技术,为召回范围内的标准版小米SU7车辆提供免费的软件升级服务。 这项举措体现了小米公司在售后服务方面的积极态度。通过采用先进的OTA技术,公司不仅能够高效地解决车辆存在的问题,还能够减少车主因召回而需要亲自前往服务中心的时间和精力消耗。这样的做法不仅能提升用户体验,还能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度。希望未来能有更多企业效仿这种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共同推动汽车行业的发展。

   本次OTA软件升级召回旨在进一步增强智能泊车辅助功能的可靠性。小米汽车始终将用户安全置于首位,尽管此次升级无需更换任何物理部件,我们仍将遵循召回流程进行管理与备案。

   相关信息已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上公示,您可以前往获取更详细的内容。

   小米汽车将持续致力于提升用户的行车安全,不断追求更高的安全标准,以确保每一位用户都能享受到高品质且安全可靠的汽车产品。 这样的承诺体现了小米汽车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同时也展示了其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决心。随着科技的发展,用户对于智能汽车的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小米汽车这一举措无疑是在顺应市场趋势,同时也有助于建立品牌的信任度。通过不断优化和升级安全性能,小米有望在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中脱颖而出。

   只有标准版小米SU7在这次OTA召回范围内?小米SU7 Pro和Max版本不需要吧?

   本次 OTA 软件升级召回,仅针对 24 年 11 月 26 号前生产的部分小米 SU7 标准版车型,并不涉及其他版本的小米 SU7。我们已经通过 App 和短信方式通知了涉及 OTA 召回车辆的主控账号所有人,将通过推送 OTA 升级的方式强化其智能泊车功能。

   本次召回涉及2024年2月6日至2024年11月26日生产的部分标准版SU7”。尽管小米SU7标准版是在2024年3月28日发布的,首批交付时间是4月3日,但生产工作早在2月份就已经开始了。

   在小米SU7正式上市之前,为了确保其经过更加细致和全面的长期路测,我们制造了大量的工程测试车辆用于内部测试。其中一些测试车辆也包含在这次通过OTA软件升级进行召回的车辆范围内。

   为什么小米 SU7 标准版智能泊车事故 11 月发生,现在才发公告?

   11月14日,我们迅速查明了问题原因,发现是由于云端服务偶发故障导致的软件授时同步异常。我们首先通过云端服务实施了有效预防措施,随后在智能泊车辅助系统中增加了更多冗余保护机制。目前,所有潜在风险已经排除。经过长达两个月的多次版本测试验证,我们确认系统的安全性已经得到了充分保障。在与相关部门进行充分沟通后,我们决定采取主动措施,发起此次OTA软件升级召回行动。 这样的处理方式体现了公司对用户安全的高度责任感。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每一步都显得严谨而细致,不仅体现了技术上的专业性,也展示了对用户需求的深刻理解和尊重。通过这次事件,公司展现出了快速响应能力和积极解决问题的态度,这无疑会增强用户的信任感和品牌忠诚度。希望未来能够继续保持这种高标准的服务态度,为用户提供更安全、更可靠的产品体验。

   这波问答,可以说是“预判了网友们的预判”。

   召回,不一定要把透明信息视作“洪水猛兽”,只要厂商和用户能够保持开放沟通,很多不必要的冲突其实是可以得到化解的。

   不知道,这次会不会掀起友商们再一波的“答网友问”热潮。

   我们很多人对于汽车“召回”这一概念的认识,可能仍然停留在4S店对车辆硬件进行修理或更换的阶段。

   小米此次仅通过软件OTA更新,用户只需在家中简单操作就能完成升级。尽管如此,这仍然可以被视为一次召回行动。因为即使是软件层面的修正,也可能涉及到重要安全漏洞的修复。这样的更新确保了用户的设备能够正常运行,并且避免潜在的安全风险。因此,即使过程看似简单,但其背后的意义却十分重大。 此事件提醒我们,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的问题,制造商都应积极采取措施以保障消费者权益。这也反映了现代科技产品复杂性带来的挑战,即如何在不影响用户体验的前提下,迅速而有效地解决问题。同时,这也表明企业对用户反馈和市场监督的响应速度在不断提升,这对于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对于关注智能网联汽车的朋友们来说,这已经不是一个新话题了。

   例如在2023年5月,当特斯拉推送取消强制动能回收的OTA更新时,同时也发布了召回通知。

   早在2020年11月,《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汽车远程升级(OTA)技术召回监管的通知》就已经对此作出了相关规定。

   帮大家总结了一下通知要点:

   生产者采用 OTA 方式对已售车辆开展技术服务活动的,应按照《条例》及《实施办法》要求,向市场监管总局质量发展局备案。

   生产商通过OTA方式解决汽车产品存在的缺陷并实施召回时,需遵循《条例》和《实施办法》的规定,制定召回计划,并向市场监管总局质量发展局进行备案,承担起依法召回的主要责任。若OTA方式未能成功消除缺陷或引发了新的问题,生产商应再次采取相应的召回措施。

   也就是说,当车辆存在产品缺陷时,厂商不能悄悄地通过OTA更新敷衍了事,隐瞒自身责任,而必须按照汽车召回的相关规定,制定召回计划,并向市场监管总局质量发展局进行备案。

   如果我们假设官方并未发布召回通知,很多车主或许对车辆存在的问题一无所知,从而未能及时进行升级,这将会导致更多的安全隐患问题出现。

   在众多用户的印象中,软件OTA(Over-The-Air技术)似乎只是一项不起眼的功能,然而,在智能汽车网联化的今天,汽车提供的软件特性日益丰富,一个小bug也可能对行车安全造成重大影响。这样的规定可以说树立了一道重要的安全底线。 随着智能汽车技术的发展,软件更新变得越来越频繁且重要。确保这些更新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对于保障驾乘人员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尽管如此,仍有一些厂商可能因追求速度而忽视了这一环节,从而埋下安全隐患。因此,明确的规定不仅能够推动行业标准的提升,还能促使各企业更加重视软件质量控制,确保每一次更新都经过严格测试。这不仅是对消费者负责的表现,也是推动整个智能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必要措施。 截至2025年01月24日,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软件OTA的安全性,这对于未来智能汽车的发展无疑是一个积极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