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16e震撼登场:苹果如何在销量与利润间舞动平衡术?-大浪资讯

admin72025-02-21 09:28:24

iPhone 16e震撼登场:苹果如何在销量与利润间舞动平衡术?

揭秘iPhone 16e:苹果如何在智能手机战场上演绎销量与利润的双轨奇迹?

   时隔三年,苹果再次对“入门级”iPhone 进行了更新。然而,这次的新品价格依然不便宜。苹果并不打算为了提升销量而牺牲其在行业中的最高利润率。

iPhone 16e震撼登场:苹果如何在销量与利润间舞动平衡术?

   不是SE而是e

iPhone 16e震撼登场:苹果如何在销量与利润间舞动平衡术?

   上一代iPhone SE(第二代)仍然停留在2020年发布的产品水平,无论在设计还是功能方面,都已明显显得过时。

iPhone 16e震撼登场:苹果如何在销量与利润间舞动平衡术?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数据,iPhone SE机型曾占据iPhone总收入的10%之多,但到了2023年底,这一比例已降至不足1%,如今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iPhone 16e震撼登场:苹果如何在销量与利润间舞动平衡术?

   此次苹果在更新入门级手机时,决定不再沿用SE系列的命名方式,而是将其称为iPhone 16e。这一变化可能预示着未来的入门级机型将直接整合到每年例行更新的主流产品线中,而非像以往那样每隔几年才推出一次SE版本。 这样的调整显示出苹果正在重新评估其产品策略,旨在简化不同系列之间的区别,并确保每个价格层次上的用户都能获得最新的技术和功能。此举不仅有助于减少消费者的选择困惑,还可能促进入门级产品的销量增长,因为它们与高端型号之间的技术差距将变得更小。

iPhone 16e震撼登场:苹果如何在销量与利润间舞动平衡术?

   iPhone16e在功能和卖点方面,基本上是在iPhone16的基础上进行了减配。这款手机保留了iPhone16的核心设计,但在某些硬件规格上做了妥协。例如,它的处理器性能可能不如高端型号强劲,摄像头系统也可能稍逊一筹。不过,这使得iPhone16e能够以更亲民的价格吸引那些寻求苹果品牌但预算有限的消费者。 这样的产品策略显示出苹果公司试图通过多层次的产品线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虽然对于追求顶级性能和最新技术的用户来说,iPhone16e可能无法完全满足他们的期待,但对于更多注重性价比的消费者而言,它无疑提供了一个极具吸引力的选择。这种策略有助于巩固苹果公司在市场上的地位,同时扩大其用户基础。

iPhone 16e震撼登场:苹果如何在销量与利润间舞动平衡术?

   6.1寸X OLED屏幕、面部识别、USB-C接口、搭载最新A18芯片的苹果智能设备、基础配置升级至8GB RAM和128GB存储空间、4800万像素单摄像头、铝合金与玻璃机身组合。

   从ID设计到硬件配置,iPhone16e与之前的SE系列有着显著区别,不再沿用旧有的Home键、TouchID、Lightning接口及4.7英寸屏幕。随着iPhone16e的推出,苹果公司决定停止生产iPhone14、iPhone14 Plus以及第三代iPhone SE,从而正式告别这些过时的硬件配置。

   尽管苹果公司并未对这一命名进行官方说明,但有分析认为,字母“e”可能代表“Economy”(经济版)或“Entry”(入门版)。因此,可以推测iPhone 16e是基于iPhone 16进行了一些配置上的简化,成为一款面向更广泛用户群体的入门级苹果手机。 这种做法似乎是为了吸引更多预算有限的消费者,同时也为品牌拓展了市场覆盖面。通过提供不同版本的产品,苹果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既保持了高端产品的形象,又增加了亲民的选择。这不仅是对市场趋势的一种回应,也体现了苹果在产品线布局上的灵活性与策略性。

   尽管对于一些小屏幕手机的忠实粉丝来说,iPhone16e的6.1英寸屏幕可能并不完全符合他们的期待,但苹果似乎已经不再考虑推出更小尺寸的手机了。不可否认,仍然有一部分用户坚持认为小巧的手机更易于单手操作。然而,根据过去的数据,Mini型号的iPhone在总销量中的占比不到5%。因此,自2022年iPhone14系列开始,苹果便停止了Mini型号的生产。 这表明,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市场趋势已明显倾向于更大屏幕的设备。虽然小屏幕手机的支持者依旧存在,但他们的数量显然不足以影响苹果的战略决策。苹果公司选择专注于那些能够满足更多用户需求的产品,比如更大的屏幕以及由此带来的更佳视觉体验。这一转变也反映出,对于现代智能手机而言,多功能性和用户体验正逐渐成为比设备大小更为重要的考量因素。

   显然,为了显著降低价格,保持与iPhone16的差距,苹果公司不得不削减iPhone16的多项功能,这也在外界的预料之中。

   那么,iPhone 16e砍掉了哪些iPhone 16的功能?

   简单总结下苹果在iPhone 16e身上都砍了哪些:

   1、虽然都是6.1寸XDR OLED屏幕,但16e只有刘海,不支持灵动岛功能;

   2、虽然都是A18芯片,但GPU缩水到4核;

   3、只有4800万像素主摄,砍掉了超广镜头以及诸多高级拍摄功能;

   4、没有侧面的相机控制键;

   5、不支持MagSafe磁吸功能;

   6、不支持无线充电Qi 2标准;

   7、不支持超宽带UWB协议;

   8、不支持智能家居连接协议Thread;

   9、不支持5G毫米波技术。

   没有MagSafe最遗憾

   那么,iPhone16e用户可能要告别无线充电的便利了。因为iPhone16e不支持MagSafe磁吸充电功能,也不能使用各种配件,还不支持最新的无线充电协议Qi2。相比之下,iPhone16的MagSafe充电功率可达25瓦,而iPhone16e的普通Qi充电器峰值功率仅为7.5瓦。

   更为重要的是,iPhone 16e没有磁铁对准充电线路,用户必须确保将手机准确放置在Qi充电器的正确位置。而且,充电时间将大大延长,而且效率低下,耗电量更大。当然,iPhone 16e也不会有Standby(横向充电时显示时钟和照片)的功能。

   看来苹果的高层认为这一功能并不是特别关键,或者说是为那些从未体验过MagSafe便捷性的老款iPhone用户准备的。苹果默认购买入门级机型的用户可能会更多地使用有线充电,因此无线充电功能对他们来说可能只是锦上添花而已。

   很难想象,到2025年,苹果在发布新机时依然会强调换用Type-C接口的优势:可以一根线给多个设备充电。直至今年,苹果终于完全放弃了使用了12年之久的Lightning接口,全面转向Type-C接口,这同样是在欧盟不断施压的情况下做出的决定。

   此外,没有超宽带(UWB)功能就意味着无法使用高精度定位技术,比如准确查找AirTag以及快速配对HomePod等操作。或许苹果认为入门级手机用户不会频繁使用这些配件和生态系统产品。

   以及,iPhone16e配备了苹果公司自主研发的C1调制解调器,但并未支持5G毫米波技术。然而,这对于中国的用户来说影响不大,因为中国的5G网络主要运行在Sub-6GHz频段上。尽管毫米波5G能提供更高的下载速率,但它有着覆盖范围小、穿墙能力弱以及建设成本高的缺点,因此目前美国的运营商也只是在某些特定地区进行部署。

   首次采用自研基带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苹果在iPhone首次采用自研的5G基带芯片,是苹果“去高通化”迈出的第一步。转用自研芯片不仅可以帮助苹果降低成本,还可以逐步摆脱对高通的技术依赖。苹果官方宣称,C1基带芯片可以提供更快、更稳定的5G连接,但具体网络性能如何,还要等待实际体验和评测。

   众所周知,由于英特尔始终无法拿出成熟商用的5G基带芯片,担心错过5G时代的苹果才被迫放弃与高通的专利诉讼大战,在2019年与高通达成全面和解,签署了为期六年的专利授权协议,支付了高昂的和解金(有媒体报道称高达45亿美元),换取iPhone采购高通5G基带芯片。

   失去苹果这一唯一客户之后,英特尔决定退出基带芯片业务(该业务原是通过收购英飞凌团队获得的),并将相关资产以10亿美元的价格卖给了苹果。由于苹果自研5G基带芯片的进展不顺,苹果与高通在2023年再次达成协议,将高通基带芯片的供应协议延长至2026年,并将专利授权协议延续到2027年3月。

   而C1是苹果接盘英特尔基带芯片团队六年之后拿出的首款商用芯片。

   苹果公司计划在即将推出的iPhone 16e上先行测试C1技术,而不是直接应用到预计于明年发布的iPhone 17上。Charter Equity Research的董事总经理,同时也是无线行业专家的西迪(Edward Snyder)这样表示。这一策略可能显示出苹果公司在采用新技术时的谨慎态度,他们希望通过在一款较早期的设备上进行实地测试来确保技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这种做法不仅有助于苹果公司减少可能的技术风险,还可以让开发团队有更多时间优化这项新技术,从而为未来的旗舰产品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这也表明了苹果对于产品质量的坚持,确保每一项新技术都能在全面推广前得到充分验证。

   西迪预计,今年秋季发布的iPhone 17中,预计有20%的设备会配备C1基带芯片。其余设备将继续使用高通基带芯片。若自研基带芯片的表现令人满意,苹果可能在未来两年内逐步减少对高通芯片的依赖。 这一举措显示了苹果在追求技术独立性方面的坚定决心。尽管目前仅有一小部分iPhone将采用自主研发的基带芯片,但如果一切顺利,苹果有望在短时间内实现更大规模的转变。这不仅体现了苹果在提升自身技术水平方面的努力,也预示着未来智能手机行业竞争格局的变化。对于消费者而言,这意味着未来的iPhone产品可能会在性能和成本控制上展现出更多优势。

   这对高通显然构成了不利影响。Wolfe的分析师曾在去年年底预测,若苹果在2025年发布的iPhone17及2026年的iPhone18中改用自研基带芯片,高通来自苹果的芯片销售收入可能会连续两年下滑35%。

   此前的数据显示,包括专利授权以及芯片销售在内,2024年高通约有20%的年度收入来自苹果,金额约为77亿美元。而且,如果苹果全面改用自家基带芯片,这不仅会影响高通的芯片销售收入,还可能影响到他们未来与苹果的专利授权协议(该协议目前有效期至2027年)。 

   不愿降价换销量

   经过一系列减配后,iPhone16e的起售价格确实从iPhone16的799美元下调到了599美元,而在中国市场,售价也从5999元降至4499元。这种价格调整无疑让这款新机更具竞争力。考虑到中国市场常见的各种补贴政策,预计实际到手价还有可能进一步降低,这对于预算有限但又想体验苹果产品的消费者来说是个好消息。总体来看,苹果通过调整产品配置来降低价格门槛的做法,不仅能够吸引更多新用户,同时也为那些对价格敏感的老用户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

   尽管2022年版的iPhone SE第三代起售价为429美元,配备64GB存储空间,但苹果公司在推出新一代产品时,将入门级iPhone的价格上调至599美元,并且存储空间也增加到128GB。严格来说,599美元的定价已经使这款手机脱离了入门级别的范畴。在众多市场研究机构的分类标准中,500美元以上的手机通常被归类为高端产品。 这一价格调整表明,苹果公司正在逐步提高其入门级产品的门槛,这可能反映了生产成本的上升或是公司希望提升整体品牌形象的战略考虑。然而,对于预算有限的消费者而言,这样的价格变动无疑会带来一定的压力。苹果公司需要权衡如何在维持利润的同时,仍能吸引那些寻求性价比的用户群体。

   苹果公司最近大幅上调了入门版iPhone的价格,这一举动不仅意味着放弃了已经沿用十多年的SE系列,并在iPhone 16的基础上进行了减配,还可能与近期复杂的国际贸易形势有关。 苹果此次调价可能是出于对供应链成本上升的应对策略。随着全球芯片短缺和原材料价格的上涨,苹果不得不调整其产品定价以维持利润空间。同时,放弃SE系列也显示了苹果正逐步向高端市场倾斜,试图通过减少配置来控制成本,从而在保证盈利的同时提供一个相对较低价格的入门级产品。 这背后的原因可能还包括了苹果对于未来市场的预期以及对自身品牌定位的重新评估。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苹果选择以这种方式调整产品线,可能会进一步巩固其在高端市场的地位,但同时也可能面临来自中低端市场的竞争压力增大。

   入门级机型价格显著上调可能会影响苹果扩大市场份额的计划。因为苹果急需一款较为经济的手机来推动销量增长。由于苹果在全球市场的份额正受到低价竞品的蚕食,iPhone业务正承受着日益增大的销售压力。

   去年第四季度,iPhone的市场份额和销售额双双下滑。IDC的统计数据显示,iPhone全球份额下降1.5个百分点,至23.2%。而苹果财报显示,iPhone销售额下降近1%,至690亿美元。这是苹果首次在最重要的岁末销售旺季出现下滑。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尽管苹果公司一直以其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产品创新力著称,但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即使是苹果也无法完全避免业绩波动。特别是随着其他手机品牌的崛起,以及消费者对高端智能手机的需求趋于饱和,苹果需要更加注重产品的差异化和用户体验的提升,以稳固其市场地位。此外,未来几个季度的表现也将成为观察苹果能否迅速调整策略,重拾增长势头的关键时期。

   苹果CFO上个月曾经表示,“我们认为苹果智能(Apple Intelligence)为客户提供了另一个令人信服的升级理由。“但是去年第四季度,主打AI功能的iPhone 16系列并没有给苹果带来预期的换机潮。分析师现在预计截至 9 月的财年中,iPhone 的销量将下降近 3%。

   服务业务才高利润

   苹果面临的主要挑战显而易见:核心市场逐渐饱和,竞争对手日益增多。特别是在中国市场上,苹果正遭遇重大挑战:2024年第四季度,苹果在大中华区的整体营收从208亿美元下降到185亿美元。尽管苹果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仍名列前茅,但在华为、小米等本土品牌的激烈竞争下,其压力正在不断增加。根据Canalys的数据,该季度苹果在中国的出货量为1310万部,同比减少了25%。

   苹果寄予厚望的AI功能在中国市场仍未能助其提升份额。尽管该功能在美国已上线近半年,但在中国市场,苹果的AI功能依然未见具体上市时间。最初传说的合作对象为百度,而如今则变成了阿里巴巴。这显示出苹果在中国市场的策略调整,同时也反映了它在面对中国本土科技巨头时所面临的挑战。 这种变化不仅体现了苹果公司试图与中国领先的互联网企业合作以适应本地市场需求的努力,也揭示了其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压力。苹果需要更加灵活地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并与强大的本土合作伙伴紧密合作,才能更好地拓展其在中国的业务。这也提醒我们,即便是全球科技巨头,在进入中国市场时也需要充分考虑本土化因素。

   此次更新的iPhone16e是在iPhone16的基础上进行了部分减配,但同样支持苹果的智能功能。

   苹果期望通过推出iPhone16e来抢占更多的中端市场份额。据市场研究机构Canalys预测,这款新推出的入门级iPhone在2025年的出货量将占据苹果总出货量的10%。

   尽管iPhone16e的定价为599美元表明,苹果确实有意扩大其中端市场的份额,但他们并不打算降低利润空间。苹果公司无意进入500美元以下的市场,以免与在该价位段占据主导地位的三星、小米和Vivo直接竞争。同时,苹果也不希望iPhone16e的推出会影响到iPhone16系列的销售业绩,从而避免自家产品之间的相互蚕食。

   尽管去年第四季度苹果公司的iPhone营收下降了1%,但服务业务的强劲增长成为其亮点,该季度同比增长12%,达到250亿美元。这一增长不仅弥补了手机销售的不足,还推动了苹果公司整体利润率上升至29.2%。苹果公司在保持消费电子行业顶尖利润率方面一直表现突出,而服务业务正是其维持高利润水平的关键因素。这种多元化收入来源的战略让苹果在面对硬件销售波动时能够更加稳健,同时也显示了苹果生态系统的强大吸引力和用户忠诚度。未来,苹果能否继续在服务领域取得突破,或将决定其长期盈利能力和市场地位。

   入门级的iPhone16e价格依然不菲,这可能只能稍微减缓苹果在中端市场的衰退趋势,而不会带来显著的增长。或许苹果真正希望的是,通过相对较低的成本吸引老用户升级,使他们继续留在苹果生态系统内,从而增加更多的服务收入。

   既想要销量,苹果公司一贯以其精湛的技术和高超的商业策略而著称,这一点在即将发布的iPhone 16e上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款新机能否在保证高利润的同时,又能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这无疑是一场刀光剑影的竞争。 iPhone 16e作为一款定位中端市场的手机,如何在不牺牲品质的前提下降低成本,将是考验苹果智慧的一道难题。苹果能否通过优化设计和生产流程来实现这一目标,同时确保产品能够满足消费者的期待,这将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尽管苹果拥有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创新能力,但面对竞争激烈的智能手机市场,iPhone 16e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果它能够在价格和性能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那么这款新产品很有可能在市场上取得成功。反之,如果苹果过于追求利润,忽视了消费者的需求,那么iPhone 16e可能会面临销量不佳的风险。 总的来说,iPhone 16e能否在保持高利润的同时赢得市场,将取决于苹果是否能够在技术创新与成本控制之间找到完美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