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基站密度飙升!我国每万人拥有29个5G基站,总数达414.1万个
5G基站密集布局,中国成为全球5G网络建设的领头羊
数界探索
12月12日,据澎湃新闻报道,在今日上午举行的中国5G发展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张云明指出,截至2024年10月底,我国已建成5G基站414.1万个,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达到29个,这一成就标志着我国提前完成了“十四五”期间的目标。 这样的进展不仅体现了我国在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巨大投入和快速推进,同时也彰显了我国在5G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这些基站的广泛分布为各行各业的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推动了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然而,随着5G网络的普及和技术的发展,如何进一步优化网络服务质量,确保用户体验,以及如何平衡网络安全与便捷使用之间的关系,将是未来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张云明透露,根据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的报告,2023年,中国以5G为代表的移动生态系统创造了大约800万个就业机会。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评估,自5G商用以来的五年间,它直接带动了约5.6万亿元的经济产出,并间接拉动了约14万亿元的经济总值。
会议上,上海市副市长陈杰表示,截至目前,上海已建成超过8.3万个5G室外基站和超过1万个3CC5G-A基站,这一成就使上海在全国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 这样的发展速度和规模不仅展示了上海在推进新一代通信技术方面的决心,也反映出这座国际大都市在数字化转型道路上的积极姿态。通过不断加强5G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上海不仅为市民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通信服务,也为未来智慧城市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5G技术的进一步普及和应用,我们可以期待更多的创新应用场景在各行各业中涌现,从而推动整个城市的智能化升级。
据了解,5G技术已经渗透到80个国民经济大类中,应用案例数累计超过10万例,其应用范围和深度正在不断扩展,正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以及社会治理模式。 从宏观角度看,5G不仅加速了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还为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与效率。比如,在医疗领域,远程手术和远程诊疗的实现使得优质医疗服务能够跨越地理限制;在工业制造领域,通过5G网络实现的智能工厂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了运营成本。然而,5G带来的不仅仅是技术上的变革,它还伴随着对隐私保护、网络安全等新挑战的关注。因此,在享受5G带来便利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同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确保技术发展能够真正惠及每一个人。 这样的发展态势表明,5G不仅仅是一项通信技术的进步,更是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力量。
《我国已建成开通 5G 基站突破 410 万个,实现“乡乡通 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