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电动车普及加速,燃油车污染之忧渐起-大浪资讯

admin72024-12-28 09:15:08

中国城市电动车普及加速,燃油车污染之忧渐起

电动车霸道崛起,燃油车慢慢退出?

数界探索

   12月28日消息,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仇保兴近日公开表示,中国密集城市中的电动车使用是一个优先考虑的方向。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的密集城市面临着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在这种背景下,仇保兴的观点强调了电动车在缓解这些问题方面的潜力。电动车作为一种环保且高效的交通工具,能够显著减少尾气排放,改善空气质量。同时,电动车的推广也有助于降低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提高城市的能源安全性。 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解决一些挑战,如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以及电动车的普及率和性能提升。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支持,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电动车及相关设施,以推动这一转型进程。通过这些措施,中国密集城市可以更有效地应对当前面临的环境与交通挑战。

中国城市电动车普及加速,燃油车污染之忧渐起

   城市间的竞争有助于促进技术的合理应用和投资的有效回报,从而避免陷入错误的发展路径。

   城市的碳中和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于工业文明思维的束缚,人们普遍认为集中化、大规模的模式才是优秀的,这实际上是一个严重的误区。城市应当通过数字化创新来实现减碳目标,不仅使减排过程变得可量化、可追溯、可达成共识,而且要更多地利用信息技术,增加绿色电力的使用。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可以逐步打破旧有的思维定式,推动城市向更加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这种从集中到分散、从规模到效率的转变,不仅是技术上的革新,更是观念上的突破。城市管理者和市民都应积极参与其中,共同探索适合本地实际情况的解决方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为后代留下一个更加清洁、健康的生活环境。

   他强调,在交通方面,许多氢能是灰氢,它的碳排放更高。但是如果灰氢是风电和太阳能制造出来的,是绿氢,碳排放可以降低了20倍。

   仇保兴提到,电动车相较于传统的燃油车,在各种指标下其碳排放量都至少低20%。此外,在城市环境中,车辆占用的空间越小,对环境的影响就越小,不仅碳排放较低,PM2.5的排放也会减少,效果更佳。因此,仇保兴认为,“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中,推广使用电动车是最佳选择。”

   事实上,此前北京公布的数据显示,本地污染排放的主要来源是移动源,占比达到46%。其中,主要的贡献者是柴油车和汽油车。

   假设一辆燃油小汽车一年行驶1.1万公里,需要消耗1吨左右燃油,排放2.5吨左右二氧化碳;如果换成新能源车,至少减少1.5吨多的二氧化碳排放。这组数据清晰地展示了传统燃油车与新能源车在碳排放上的显著差异。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推动新能源车的应用和发展显得尤为迫切。这不仅有助于降低整体碳排放量,还能促进能源结构的转型,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我们应当鼓励更多人选择新能源车,同时政府也应该出台更多优惠政策来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与颗粒物和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相比,新能源汽车在“零排放”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这种“零排放”的特性不仅有助于减少城市空气污染,还能有效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对于改善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降低,新能源汽车有望在未来成为主流,从而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