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四项国际标准获批立项,助力未来智能驾驶技术创新
引领未来,智能驾驶标准再创高峰
1月23日获悉,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表示,中国与德国、日本、韩国、英国等国合作,共同研发的多项智能网联汽车国际标准提案已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成功立项,其中包括4项涉及驾驶辅助或自动驾驶的标准。
车门开启预警系统试验方法(ISO 25354)
后方交通穿行提示系统试验方法(ISO 25355)
组合驾驶辅助系统试验方法(ISO PAS 11585-2)
自动驾驶场景自然语言描述方法(ISO PAS 34507)
车门开启预警系统(DOW)能够在车辆停稳并准备开门时,检测侧方及侧后方的其他交通参与者,并在存在碰撞风险时发出警示。为了规范这类系统的测试方法、场景及评估标准,ISO25354标准将为车门开启预警系统提供详细的指导。这有助于在全球范围内推广DOW系统的应用,从而减少乘客在开启车门时可能引发的交通事故风险。
后方交通穿行提示系统(RCTA)在车辆倒车时能够实时监测后方横向接近的其他道路使用者,并在存在碰撞风险时发出警告。ISO25355标准将对RCTA系统的测试流程、场景和相关指标进行规范,从而帮助驾驶员消除后方视野盲区,有效防止倒车时与行人或车辆发生碰撞事故。 这项技术的发展无疑为提升驾驶安全性提供了重要保障。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车辆密度不断增大,倒车时的安全隐患也随之增加。RCTA系统不仅能够在驾驶员视线受限的情况下提供关键的信息支持,还能通过及时的警报提醒驾驶员潜在的危险。ISO25355标准的出台将进一步推动这一技术的标准化进程,确保不同品牌和型号的车辆都能够达到一定的安全性能水平,从而为广大驾驶员和行人创造一个更加安全的交通环境。
组合驾驶辅助系统是一种在车辆设计运行条件下能够持续帮助驾驶员进行车辆横向和纵向运动控制的技术。根据ISOPAS 11585-2标准,此类系统的运动控制能力和人机交互方式将会被详细规定,并提出相应的测试方法和要求。这些规定不仅为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提供了明确的指导,还为评估其性能提供了科学依据,从而进一步提升了驾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这一标准的出台无疑是对自动驾驶技术领域的一个重要推动,它有助于提高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一致性,使得消费者能够更加放心地使用这类先进的驾驶辅助功能。同时,也提醒制造商们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规范,确保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以维护消费者的权益和信任。
在自动驾驶系统测试场景的设计过程中,相关参与者在使用场景描述语言和描述方法时缺乏统一的逻辑和描述格式。ISO/PAS 34507将规范用于场景描述的自然语言结构,增强场景描述方法的通用性,为基于场景的自动驾驶系统设计开发提供基础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