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废除电动车补贴,特斯拉受益:这是好事吗?
特斯拉或成电动车行业领跑者:特朗普废补贴利好还是利空?
培育了好几年的美国新能源车产业,估计要被特朗普的一系列政策给打回原形了。
就在特朗普重新入驻白宫的当天,他签署了一系列行政命令,其中包括撤销了对电动汽车的支持政策。 这一系列举动无疑引起了广泛关注。特朗普此举不仅显示出其政府对传统能源行业的偏爱,也反映出对新能源技术发展的态度有所转变。撤销对电动汽车的支持可能会减缓该行业的发展速度,甚至可能影响到相关企业的投资计划。不过,这也为市场提供了新的机遇,促使企业寻找新的增长点和突破方向。在当前全球推动绿色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这一决策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根据2022年拜登签署的《通胀削减法案》,美国政府投入了100亿美元的资金来支持新能源企业,并提供税收减免措施,目标是在2030年前使电动汽车的销量占汽车总销量的一半。 这一举措无疑体现了美国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决心,也反映了他们希望通过政策手段推动绿色能源转型的决心。然而,这样的巨额资金投入是否能够有效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以及如何平衡地方与联邦政府之间的利益分配,都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此外,如何确保这些资金真正惠及需要扶持的企业,而非仅仅成为大企业的福利,也是实施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重点。
在美国购买一辆纯电动汽车或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最高可享受7500美元(约5.5万元人民币)的税收抵免。即使购买二手车,也能获得4000美元(约2.9万元人民币)的减免。这让人不禁联想到,如果小米SU7这样的车型也能享受类似的优惠政策,那消费者岂不是能省下一大笔钱?这种力度的补贴无疑大大降低了新能源汽车的购买门槛,对于促进电动车的普及有着积极的作用。不过,这也引发了一个问题:这样的补贴政策是否能够持续?长期来看,如何平衡政府财政支出与推动绿色出行之间的关系,将是需要深思的问题。
但现在,2024年,美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好不容易达到了20%的市占率,但这一进展可能又要面临不确定性。特朗普再度回归政坛,其对传统能源的支持态度可能会给新能源汽车行业带来新的挑战。尽管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势头良好,但如果政策方向发生逆转,整个行业或将遭受重创。这不仅会直接影响到众多企业的经营策略和投资决策,也会对消费者的购车选择产生深远影响。因此,未来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显得尤为重要。
旧能源又要复辟咯。毕竟打一开始起,特朗普就不信环保那一套,一上台就再次退出《 巴黎协定 》,他所在共和党也有 76% 的党员不考虑购买电车,所以取消新能源补贴这个事儿非常合理。
但特朗普此举,不仅是出于削减环保开支以节省美国财政资金的考虑,更重要的是他推行的“再工业化”战略。
大选前他就表示: “ 我上任第一天就要终结电动汽车指令。这样可以挽救正在走向彻底毁灭的美国汽车产业,并给美国消费者的每辆汽车节省成千上万美元。 ”
在他眼里,补贴新能源车似乎显得有些多余。其他国家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或是为了实现技术上的跨越式发展,或是为了减少对石油的依赖,但对美国而言,这些目的并不突出。 在我看来,美国在推动新能源车方面确实有其独特考量。美国的能源结构与其它国家不同,对石油的依赖程度也相对较低。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政府大规模补贴新能源车显得有些不合时宜。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美国可以忽视新能源车的发展,只是需要找到更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路径。
美国自身拥有福特、通用、斯特兰蒂斯这些底特律老牌车企,与其耗费精力去扶持一些前途未卜的新能源品牌,不如适当投入一些资金来救助这些即将被淘汰的传统燃油车企业。否则,底特律地区继续衰败,变成铁锈带也是在所难免。
更别说,美国虽然已经成为全球主要的石油生产国之一,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对能源问题掉以轻心。石油资源虽丰富,但过度依赖仍可能导致环境问题和经济风险。此外,石油作为非可再生资源,终有枯竭的一天,因此寻求可持续的能源解决方案仍然至关重要。美国应该继续加大在清洁能源技术上的投资和研发,以确保未来能源供应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这样不仅有助于环境保护,还能在全球能源转型中占据领先地位。
恰好在特朗普的十大主要资助者中,就有两家是来自石油行业的企业。
哎,真的太巧了。。。
但等等,马斯克不是你特朗普的支持者么?他给你竞选捐了2.59亿美元,最终结果却是这样?
其实吧,关于取消补贴,马斯克早有心理准备,甚至表示支持,但这事儿就说来话长了。
老马原本是民主党的一员,因为民主党支持电车项目,而他对此表示赞同。然而,在2021年后,他的立场开始发生变化。特别是在特朗普枪击事件发生后,老马彻底改变了立场,转而加入了共和党的阵营,实现了从民主党到共和党的180度大转弯。 这种转变让人不禁思考,政治立场的变化是否真的只是一念之间?或者背后有更多的原因和考量?老马的转变也许反映了某些选民对当前政治局势的不满和重新评估。这一变化不仅揭示了个人信仰与政治现实之间的复杂关系,也显示了美国政治格局的动态变化。
许多网友猜测,马斯克之所以与支持LGBT的民主党产生分歧,可能是因为他儿子转为女儿身份的事情让他感到困扰。然而,我认为一个能够制造火箭的人,理应不会被这种琐碎的事情所束缚。 能造火箭的人,通常具备强大的心理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很难想象他会因为家庭变故而与政治立场发生冲突。或许,背后还有其他更深层次的原因值得我们去探究。
其实大伙儿可能不知道,在 2021 年的美国电动车峰会上,拜登邀请了通用、福特等一堆乌合之众,却唯独没有邀请特斯拉,原因是,特斯拉是全美唯一没有汽车工人联合会( UAW )的车企。。。
该工会确实是民主党最稳固的支持者,马斯克曾直言其影响力甚至超过白宫。假如特斯拉拥有这样的UAW,那么将会遇到更多复杂的问题。
多半就是从这件事开始,让老马认为民主党已无可救药。甚至后来,美国司法部还对SpaceX的招聘歧视行为提起诉讼,这些事情促使马斯克转向支持共和党。
虽然特朗普反对电车,但至少,它不反对特斯拉。
之前老马被问及为什么 all in 特朗普的时候,他就开玩笑说 “ 如果他输了,我就完蛋了 ” 。所以对于这个取消补贴,我觉得是马斯克的一种妥协。
网上很多兄弟说,取消补贴对特斯拉是好事,因为特斯拉已经够有实力了,这顶多伤到特斯拉,反倒是特斯拉,能名正言顺把美国电车的大门给关上了。
虽然有道理,但本质上,特斯拉也是补贴的受益者。
咱们再来看这个《 通胀削减法案 》啊,真正能拿到钱的,其实也就十几款车,除了底特律三傻( 福特、通用、斯特兰蒂斯 ),特斯拉也是其中之一。
最近有消息称,某些车型在市场上难以完全获取,甚至只能买到一半。这反映出该法案的制定初衷在某种程度上是为了限制外国电动车及其产业链的发展。众所周知,中国的电动汽车企业首当其冲,但德国、日本和韩国的品牌也成为了这一政策的主要影响对象。 这种偏向性的措施无疑加剧了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并可能引发相关国家对贸易公平性的质疑。长远来看,这样的政策可能会导致全球电动汽车行业的创新和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同时也可能促使其他国家寻求更平衡的解决方案来应对当前的挑战。
为了获得这7500美元的奖励,除了要求产品在美国组装外,至少一半的电池组件必须在北美洲制造,并且40%的电池原材料也必须来自指定区域。
起初,由于低配Model 3使用了韩国LG的电芯,车主只能获得一半的补贴,最终迫使特斯拉提供了选择松下电池的选项。
对于Cybertruck而言,由于采用了全新的4680电池,生产过程变得相当复杂,最终不得不求助于中日韩等国的本土工厂。这导致其未能获得美国政府的补贴资格,直接失去了“美籍”身份。 这种依赖外国技术与制造能力的情况,不仅反映了美国在某些尖端制造业方面的不足,也凸显了供应链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尽管特斯拉作为美国品牌在全球市场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在核心技术和制造环节上过度依赖国外支持,可能会对其长远发展构成潜在风险。这也提醒我们,在追求技术创新的同时,必须注重提升本土产业链的整体实力。
从表面上看,特斯拉确实没拿全,而通用旗下的雪佛兰、凯迪拉克,几乎都拿到了满额的补贴。
尽管如此,从销量上看,特斯拉几乎占据了整个美国电动车市场的一半份额。尤其是Model Y车型,在上半年取得了11.7万辆的销售成绩,稳居美国电动车销量榜首,拿走了全部补贴中的大部分。可以说,特斯拉是这次补贴的最大受益者。
即使你取消补贴,把底特律三巨头的电动车公司都淘汰掉,现代起亚这些自主崛起的品牌仍然会是特斯拉的强大对手。更不用说后面还有BBA等众多传统汽车制造商,它们层出不穷,根本无法尽数击败。
近年来,特斯拉在美国市场逐渐失去优势,主要是因为消费者的选择变得越来越多。
去年上半年,特斯拉在美国售出了30万辆电动车,占据了全美50.8%的电动车市场份额,然而其销量却出现了-9.6%的负增长。 这一现象揭示了特斯拉当前面临的市场挑战。尽管其市场份额依然庞大,但销量下滑表明特斯拉可能正在失去部分消费者的青睐。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电动车市场中,特斯拉需要持续创新并优化产品,以保持其市场领先地位。同时,这也提醒我们关注市场动态,了解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以便更好地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取消补贴对特斯拉而言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打击,但与共和党人可能带来的更大威胁相比,这似乎只是小巫见大巫。对于特斯拉及其首席执行官马斯克来说,减少一些利润或许是可以接受的代价,以避免未来更严峻的政治风险。 这种政策变动不仅影响了特斯拉的财务状况,也对其长远发展构成了挑战。特斯拉作为电动汽车行业的领头羊,需要依靠技术创新和市场扩展来维持其竞争优势。然而,在面临补贴取消和政治压力的同时,公司必须找到新的增长点和盈利模式,以确保其持续发展。 总之,尽管当前的补贴取消让特斯拉面临一定的经济损失,但公司若能有效应对潜在的政治风险,并继续推进技术革新和市场开拓,仍有望在未来保持其行业领先地位。
再说了,特朗普虽曾坚决反对电动车,但之后他改变了说法,表示自己只是反对“每个人都应该拥有电动车”。甚至在提到马斯克支持他竞选总统后,他表示:“我别无选择,只能转而支持电动汽车。” 这样的转变让人不禁思考,政治立场是否真的可以如此灵活?尤其是当个人利益与政策立场发生冲突时,政客们的态度会如何变化。特朗普的这一立场调整,不仅反映了其政策立场的摇摆性,也揭示了政治与商业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它们之间究竟达成了哪些私下协议,咱们这些旁观者就不得而知了。
总之,按照特斯拉当前的规模和品牌影响力,守住现有的市场份额就可以被视为一种胜利。只要美国政府依然采取措施阻止中国品牌的电动汽车进入其市场,特斯拉则会继续在美国电动车市场上占据垄断地位。 这种局面虽然有助于特斯拉维持其市场主导地位,但也可能抑制市场竞争和技术进步。缺乏有效的竞争可能会减缓创新步伐,长远来看未必对消费者有利。因此,适度放宽市场准入限制,引入更多竞争者,或许能够促使特斯拉不断改进产品和服务,最终使消费者受益。
只不过,取消补贴对美国电动车行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各方都会感到压力。
哎,老马,美国水太深,劝你回国吧。
还是喜欢你戴红领巾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