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时尚未来:电动汽车销量下滑,德国裁员1900人
电动汽车市场寒冬来袭,保时尚未来裁员1900人
2月14日消息,保时捷因电动车销量下滑的影响,宣布到2029年将在德国削减约1900个工作岗位。这一决定反映了全球汽车市场向电动化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不仅对保时捷自身,也对整个汽车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销量压力,保时捷需要在加快电动化布局的同时,寻找更高效的生产方式和成本控制策略,以应对市场的快速变化。同时,这也提醒我们,技术革新与产业转型往往伴随着阵痛,如何平衡变革中的利益分配,将是未来企业和社会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
上周,保时捷在今年将利润率预期下调至10%-12%,与长期设定的20%目标相去甚远。面对市场的不断变化,公司决定推出新的燃油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以应对挑战。 在2025年的今天,这一调整显示出保时捷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尽管保时捷作为豪华汽车品牌的代表,拥有强大的市场影响力和技术积累,但利润率的大幅下降无疑揭示了行业竞争的激烈以及消费者偏好的快速转变。通过引入更多燃油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保时捷旨在巩固其市场份额,并适应全球汽车行业向电气化转型的大趋势。这一战略调整也反映了保时捷对当前市场环境的积极回应,试图在保持品牌价值的同时,增强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竞争力。
保时捷警告,研发这些新车型及相关的电池技术预计在2025年将增加支出8亿欧元(注:约合60.66亿元人民币)。
据彭博社报道,保时捷表示,将在祖文豪森和魏斯阿赫两家德国工厂裁员 1900 人,约占总员工数的 15%。公司将此举归因于“严峻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形势”。
此次裁员预计将主要通过自愿方式实施,包括提前退休和补偿方案。德国工厂的就业保障协议仍然有效,并将持续到2030年。与此同时,保时捷也将收紧其招聘政策,这表明在未来几年内公司的业务扩张可能会有所放缓。 这种裁员策略显示了公司在应对市场变化时所采取的谨慎态度。通过自愿离职计划,公司试图在最小化负面影响的同时进行必要的调整。而德国工厂的就业保障协议继续有效,无疑为员工提供了一定程度的安全感。另一方面,收紧招聘政策预示着公司对未来的前景持保守态度,这也反映出整个汽车行业正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
去年,保时捷全球销量下滑了3%,其中中国市场的跌幅特别显著。作为保时捷近年来最关键的利润来源,中国市场正在面临本土品牌崛起的挑战。
据德国《商报》报道,大众集团旗下其他品牌或将追随保时捷的脚步,重新押注燃油和插混车型。高尔夫、T-Roc、途观和奥迪 A3 等车型均在考虑范围内,不过预计最早要到 2030 年后才会推出。
大众在回应彭博社的邮件中重申,公司依然打算在2030年代初开始逐渐停止内燃机的生产,并提到会“根据市场动态灵活调整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