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突破高放废物玻璃固化技术,攻克世界性难题
我国开创新局势,引领高放废物玻璃固化技术革新
数界探索
12月24日,据“中核集团”官方微信发布,由中核集团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与武汉理工大学共同研发的陶瓷电熔炉高放废液玻璃固化配方,在位于江苏泰州的我国首座国产化高放废液玻璃固化冷台架上成功完成试验验证,并顺利通过了验收。
该配方的成功攻克标志着我国在动力堆高放废液陶瓷电熔炉玻璃固化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这不仅实现了我国在该技术上的国产化研究,还标志着我们在关键技术上实现了零的突破,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这项成就不仅是科技领域的一大进步,也展示了我国在核能技术自主化道路上的决心与能力。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创新,我们不仅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行业的难题,也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希望未来能够看到更多类似的突破,推动我国在高科技领域的全面发展。
据介绍,高放废物处理是确保核能安全利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目前看来,玻璃固化技术是处理高放废物的最佳选择。通过将高放废物与玻璃基体混合熔融,放射性核素被包裹在固化体中,从而实现高放废物与生物圈的有效隔离,从根本上消除了高放废液长期储存所带来的安全隐患。 这种技术不仅能够显著降低放射性物质对环境的潜在威胁,还能延长废物固化体的稳定寿命,为未来的环境安全提供更可靠的保障。当然,玻璃固化技术的应用也面临着成本和技术挑战,但其带来的长远利益是不容忽视的。因此,持续的研发投入和技术优化将是未来工作的重点,以确保这一技术能够在实际应用中发挥最大的效能。
由于高放废液成分复杂且物理、化学性质各异,如何确定科学合理的玻璃固化配方、实现对高放废液的长期有效包容就成为攻克高放废液玻璃固化技术的关键所在,这也是美国、法国、德国等核工业发达国家的核心机密。
中核工程的研究成果揭示了高放废液玻璃固化过程中高温熔制导致发泡的具体机理,这是一项重要的科学突破。通过开发基于玻璃“组成-性能”计算模型的高放废液玻璃固化配方设计方法,科研团队成功地研发出了具有优异性能指标的动力堆高放废液玻璃固化配方。 这项研究不仅深化了对高放废液处理技术的理解,而且为未来的核废料管理提供了更为可靠的技术支持。特别是在当前全球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核安全的大背景下,该研究成果无疑为推动核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