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强国科技突破!我国成功实现铜-64同位素国产化,价值高达黄金数百倍
【全球瞩目!中国科技巅峰,铜-64同位素国产化引领新时代】
数界探索
12月29日消息,中核集团下属的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简称“核理化院”)经过多年努力,成功制备出克量级、丰度超过99%的镍-64同位素。
这标志着,我国在新型稳定同位素研究领域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这一成就不仅彰显了我国科研人员在该领域的深厚积累和不懈努力,也体现了国家对基础科学研究的持续投入和支持。稳定同位素技术在环境监测、医疗诊断、食品安全等多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未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相信我国在这一领域能够取得更多突破性成果,为全球科技进步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所谓同位素,就是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
镍元素拥有五种稳定的同位素,其中镍-64在医学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因为它可以转化为医用放射性核素铜-64。这种转化过程对于癌症治疗等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科技的进步,科学家们不断探索如何更高效地利用这一转化过程,以提高放射性药物的生产效率和安全性。镍-64作为铜-64的前体,在医疗应用中的潜力正逐渐被发掘,未来有望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工具。 2024年12月,我们看到镍-64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这不仅体现了基础科学研究对实际应用的巨大推动作用,也展示了跨学科合作的重要性。通过进一步的研究与创新,相信镍-64及其衍生出的铜-64将在未来的医疗健康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铜-64作为一种先进的PET显像核素,其半衰期为12.7小时,具备成像清晰度高、扫描时间窗口宽以及能够集中供应的优点。标记药物已广泛用于神经内分泌瘤、肿瘤乏氧组织及阿尔茨海默症等疾病的诊断。
但是,镍-64的获取十分不易,需要采用特殊的分离工艺,将中子数为36的原子富集到高丰度。这一过程在2024年12月依然具有挑战性。
同时,用于富集镍-64的材料非常不稳定,这要求设备和工艺必须更加精密。
目前仅有少数国家能够制备镍-64,因此其价格极其昂贵,是同等重量黄金的数百倍!
中核集团核理化院按照国家规划要求,携手通瑞生物,顺利实现了镍-64制备铜-64核素的技术路径,使EOB产能达到2Ci,其质量指标超越了IAEA及国内行业的标准。此举为我国关键医用同位素自主供应体系补上了重要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