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人工智能安全治理学术盛会圆满成功
人工智能安全治理学术盛会:引领智能时代的安全革新
1月24日,第一届人工智能安全治理学术会议(AISG)在线上顺利闭幕。此次会议由美国国家人工智能科学院(NAAAIS)联合国际工程心理学研究所(IIEP)、塞尔维亚国家科学院、国际欧亚科学院创新研究院、中国浙江省人工智能学会、泰国格乐大学、新加坡南洋管理学院、香港技术研究院等多个机构共同举办。美国国家人工智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李挥,美国国家人工智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研究员王志坚,美国国家人工智能科学院通讯院士、中科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研究员孙其君,美国国家人工智能科学院通讯院士、浙江海洋大学教授陈宏铭,俄罗斯院士、诺奖IIEP人机交互研究中心主任、湖南信息学院校长张福利,浙江省科协常委、浙江省人工智能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浙江大学智能教育中心特聘研究员吴吉义,国际欧亚科学院创新研究院院长诸灵,国际工程心理学研究所所长朱朝阳,香港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蒋大卫,新加坡南洋管理学院中国国际事务校长周瑞敏,格乐大学中国国际事务中心周宥余主任等众多国内外专家出席了会议。 此次会议汇聚了来自全球的顶尖学者和行业专家,共同探讨了人工智能安全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未来趋势。各位专家学者就人工智能伦理、隐私保护、数据安全等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为推动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提供了宝贵的见解和建议。
会议伊始,国际工程心理学研究所(IIEP)所长朱朝阳在致辞中对各位专家的莅临表示热烈欢迎,并详细阐述了此次会议的重要性。
会议期间,多位重量级嘉宾发表了主旨演讲。其中,美国国家人工智能科学院院士、国际院士科创中心首席科学家、北京大学教授李挥带来了题为《大模型与代码生成安全进展》的演讲。李挥院士从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解决方案、网络安全研究进展以及大模型安全问题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他提出了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解决方案,强调了网络架构的安全性和量化提升的重要性,并分享了网络空间安全的研究成果。同时,他还介绍了大模型在网络犯罪中的潜在风险,分享了基于大模型的网络安全方案,并讨论了大模型安全问题,提出了基于动态分析的代码生成研究思路。
吉隆坡建设大学管理学教授及国际工程心理学研究所副研究员蔡译苇在主旨演讲中探讨了《国际视角下的AI治理框架与实践》。他以上海警方使用人工智能进行电信诈骗的实例以及深度伪造技术被用于制作色情视频的例子,突显了AI治理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蔡教授建议,AI治理应当采取多方共同参与和协作的方式,构建跨国合作机制,制定国际标准和规范,确保AI的安全可控并有效防范风险。
俄罗斯外籍院士、诺奖IIEP人机交互研究中心主任、湖南信息学院校长张福利则带来了题为《人工智能时代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演讲。他详细阐述了人工智能时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包括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应用型高校的转型、数字经济和智能经济增长对教育贡献率的提升、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等。同时,他还展望了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的未来,并指出了人工智能时代高等教育的挑战与应对。
此外,美国国家人工智能科学院通讯院士、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研究员孙其君在主旨演讲中分享了题为《借助机器学习的摩擦电智能传感及人机交互》的研究成果。他在演讲中详细介绍了其团队在智能传感技术领域的最新进展,涵盖了自发电三维形状识别系统、可穿戴摩擦电传感器以及自供电非传统时序逻辑摩擦电传感器等方面的技术突破。
在会议的尾声,举行了美国国家人工智能科学院(NAAI)高级研究员的聘任仪式。此次入选的高级研究员包括山东建筑大学的李月恩教授、北京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的王滨博士以及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杨昕博士。由美国国家人工智能科学院亚洲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教授李挥亲自为他们颁发了证书。 这一系列的任命不仅体现了这些学者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卓越贡献和影响力,同时也彰显了国际学术界对中国科研实力的认可。这三位学者分别来自不同的研究背景和领域,他们的加入无疑会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与创新。通过这样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相信能够促进更多跨学科、跨国界的研究成果,为未来的人工智能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最后的会议感谢了多个机构的大力协助,其中包括中国浙江省人工智能学会、泰国格乐大学、新加坡南洋管理学院、塞尔维亚国家科学院、国际欧亚科学院创新研究院以及香港技术研究院。同时,会议也感谢了四位专家从各自专业领域分享了关于人工智能安全治理的见解与最新成果。
此次人工智能安全治理学术会议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国内外专家提供了一个深入交流和探讨的平台,也为人工智能安全治理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参考和贡献。可以预见,在未来的时间里,这个学术平台将持续发挥关键作用,进一步促进人工智能安全治理领域的创新与进步。 通过这次会议,我们可以看到该领域正在迅速发展,并且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和实践者开始关注这一重要议题。这表明,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确保其安全性和可控性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类似的会议,汇聚全球智慧,共同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