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数日里,关于泽连斯基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与特朗普总统的那场“世纪吵架”的讨论仍在西方社会持续发酵。2月2日,有分析文章指出,这场激烈的对话背后,语言文化的差异可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泽连斯基坚持使用英语进行交流,却因语言表达不够精准而引发了误会;而特朗普和万斯作为英语母语者,似乎也未能充分考虑到这种语言上的文化隔阂,使得双方的对立情绪进一步激化。
[]
英国政治专栏作家芭芭拉·塞雷斯在她的个人博客中提到,泽连斯基对于诸如“suit”和“dictate”等词汇可能存在误解。一位美国网友也指出,当时在场的乌克兰驻美国大使奥克萨娜·马卡洛娃的英语水平实际上已经接近母语者,如果泽连斯基在需要时请她担任翻译,可能会大大减少冲突的发生。
泽连斯基能说英语 英作家:但他明显有文化障碍
尽管从过去的公开活动来看,泽连斯基至少具备了一定的英语基础。例如,2022年12月,他在美国国会用英语发表演讲,并受到了全体议员的起立鼓掌。然而,在那次演讲中,泽连斯基是按照事先准备好的稿件进行朗读的。在“世纪吵架”之后,他在福克斯电视台的访谈中也是用英语简短回答了主持人的问题。
然而,有观点认为,能够用一种语言进行工作沟通与深刻理解该语言背后的文化思维是两回事。美国驻新加坡文化传播顾问汉森曾在采访中指出:“全球只有约4亿多人是生来使用英语的母语者,而超过20亿人则是将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来学习。第二语言使用者与母语者之间存在文化差异,这是一个非常深刻的问题。”
文章进一步指出,在这场“世纪吵架”中,我们可以窥见泽连斯基作为斯拉夫文化圈人士的思维特点。一项涵盖欧洲、亚洲和北美的跨文化语言学调查表明,北美文化圈更加注重个人感受,而斯拉夫文化圈和北欧文化圈则更倾向于淡化个人感受,更注重达成客观目标。因此,泽连斯基在对话中强调的是为了达成目标所需的先决条件。
[]
芭芭拉·塞雷斯在她的博客文章中表示,她可以理解泽连斯基选择使用英语进行对话的原因,因为这能让他直接与西方观众进行沟通。她本人也曾在制作和主持电视节目时,要求嘉宾尽量使用英语。但她认为,在当时的场合,泽连斯基明显遭遇了一些文化上的障碍:“我的经验告诉我,你来自哪里,确实会影响你理解事物的方式。”
芭芭拉指出,泽连斯基可能对“suit”和“dictate”这两个词产生了误解。在有人问他为什么不穿正装时,他使用了“suit”一词,而乌克兰语中与之对应的词汇更接近英文的“costume”。泽连斯基的回答也使用了“costume”,这在当时语境下显得有些随意。另外,当特朗普警告泽连斯基“你无法主宰我们的感受”时,使用了“dictate”一词,泽连斯基则可能理解为“独裁”的意思。
乌克兰驻美大使英语流利 曾有美国留学经历
在社交平台X上,有关泽连斯基为何不使用翻译的话题也引发了广泛讨论。一位美国网友表示:“马卡洛娃完全有能力胜任翻译工作,但泽连斯基却选择了自行应对。”现场的视频也显示,当争吵爆发时,马卡洛娃用手扶额,表情痛苦。
[]
公开资料显示,马卡洛娃出生于1976年的乌克兰罗夫诺市,毕业于基辅国立大学,后赴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深造,获得公共财政与贸易学硕士学位。在美国金融界积累经验后,她还曾在世界银行工作。2015年,她担任乌克兰财政部副部长,一手创建了乌克兰投资局,负责吸引外商投资。2021年,泽连斯基任命她为乌克兰驻美大使,主要负责与拜登政府合作,并建立广泛的两党合作关系。
美国网友认为,尽管马卡洛娃的英语带有乌克兰口音,但这并不影响她的理解能力。由于长期在美国的留学和工作经历,她的英语水平已接近母语者。在之前的公开采访中,马卡洛娃在讨论她熟悉的财政预算和国际贸易等领域时,都能用准确的英文词汇表达自己的观点。在“世纪吵架”之后,她还用英语接受了美国媒体的采访,试图修复两国的关系。
——红星新闻记者 郑直 编辑 杨珒 责编 官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