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银行股价暴跌超九成,深陷员工贷款参股争议,危机恐蔓延不止

admin82025-03-05 16:34:56

标题:甘肃银行员工持股风波:从“福利”变“死钱”,市值蒸发近270亿

正文:

近日,甘肃银行员工持股风波再次引发公众关注。这一事件始于上市前,员工被要求贷款持股,如今却亏损严重,员工们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和心理负担。

一、上市前员工被要求贷款持股

据报道,甘肃银行在上市前,要求员工每人投入十万元进行持股。然而,随着股价的下跌,如今员工们已经亏损超过80%。许多员工表示,当年他们购买股份是出于自愿,寄望于每年分红收益,但如今股份价值大幅缩水,变成了无法变现的“死钱”。

二、监管规定与违规操作

事实上,早在2010年,财政部等五部委就下发了《关于规范金融企业内部职工持股的通知》,明确要求员工持股资金应来源于合法薪酬,金融企业不得提供贷款资助员工入股。然而,甘肃银行却在这一规定出台后,依然要求员工贷款入股,这一行为显然违反了监管规定。

三、股价下跌,市值蒸发

甘肃银行上市后,股价一度冲高,但随后便开始持续下跌。截至2024年3月3日收盘,甘肃银行股价仅0.233港元/股,总市值35.11亿港元。从上市初期的每股约2.7港元,到如今跌至0.26港元左右,甘肃银行市值蒸发逾九成。

四、员工权益受损,寻求解决方案

面对投入资金严重亏损且长期无法退出,不少员工心生不安,通过媒体表达不满。一些员工请求银行制定退出方案,但迄今未收到明确答复。更有员工表示,自己甚至没有拿到正式的股权证书,这种不规范的操作加剧了员工的困扰和不满。

五、甘肃银行面临困境,未来走向不明

甘肃银行自成立以来,一直被视为甘肃省金融体系中的重要力量。然而,此次员工持股风波,以及业绩下滑、市值蒸发等问题,无疑对该行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未来,甘肃银行能否破解经营困局、重振信心,仍是员工与市场共同关注的焦点。

总结:

甘肃银行员工持股风波,揭示了金融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诸多问题。对于这一问题,我们应深入反思,加强监管,确保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同时,也要关注员工权益,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