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北京将新增1800张安宁疗护床位,共助舒缓关怀服务覆盖更广范围

admin172025-03-05 20:17:48

北京市老龄健康事业稳步推进,安宁疗护与老年护理服务显著提升

(新京报讯 记者戴轩报道) 3月5日,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举办了2025年老龄健康工作会议。在此次会议上,对2024年度获得安宁疗护中心和老年护理中心授牌的医疗机构进行了表彰。北京市计划在2025年实现安宁疗护床位总数达到1800张的目标。

老年健康管理服务全面推进,服务覆盖面持续扩大

2024年,北京市老年健康管理服务覆盖率达到了70%,累计服务老年人达236.7万人次。目前,已有672家医疗机构转型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其中,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的比例高达86.7%。

安宁疗护与老年护理中心建设成果丰硕

2024年,北京市新增安宁疗护中心8家、老年护理中心11家。截至目前,已完成20家安宁疗护中心和32家老年护理中心的转型建设,实现了区级“两个中心”的全覆盖。

安宁疗护服务网络不断扩大,老年护理能力显著增强

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北京市开设安宁疗护服务的医疗机构数量从不足20家增长至近100家,开放床位从不足50张增长至1400余张。全市老年护理院(中心、站)数量也从不足30家增至158家,床位总数接近1600张。

2025年目标:提升服务质量,优化资源配置

2025年,北京市将通过转型建设老年护理中心和安宁疗护中心,促进医疗资源盘活,提高床位使用率,进一步提升老年人长期照护和安宁疗护的服务水平。届时,全市安宁疗护床位预计将达到1800张。

强化老年医学科建设,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北京市将持续推动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的建设,确保到2025年底,老年医学科设置比例不低于90%。同时,支持发展具有综合性老年医学特色的医院,提供老年人重点病种的全流程服务,着力提升老年医学医疗服务能力。此外,还将推动互联网医院为老年人提供常见病、慢性病复诊及送药等服务。

全面开展老年期痴呆防治行动

北京市将全面开展老年期痴呆防治行动,计划在2025年建设不少于20家社区记忆门诊,推动区级认知障碍诊疗中心的建设。同时,开展老年期痴呆筛查与早期干预,确保接受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的人群中,认知功能初筛服务率不低于80%。

拓展老年护理服务,完善“互联网+护理”模式

北京市鼓励有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根据需求设置和增加老年护理床位,引导部分二级及以下医院转型为护理院、护理中心。同时,支持社会力量举办护理院、护理站等长期护理服务机构,并运行“互联网+护理服务”统一平台,以增加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的供给。

(编辑:张牵;校对:王心


排版说明: 为确保博客发布排版,以上内容已进行适当调整,包括段落分隔、标题加粗以及排版格式,以适应博客文章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