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热议:何小鹏建言智能驾驶与人形机器人发展
来源:时代财经 | 作者:贺晴
在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小鹏汽车董事长兼CEO何小鹏针对科技企业的重点和难点,提交了四项关键建议,涵盖从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到智能驾驶保险的多个前沿议题。
建议聚焦
何小鹏的提案包括以下几项: 1. 《关于推动高智能等级人形机器人加速商业化普及的建议》 2. 《关于推动在停车场开展低速无人驾驶,实现无人停取车能力的建议》 3. 《关于推动智能驾驶保险业务发展的建议》 4. 《关于加快构建eVTOL航空器驾驶员资质认证管理体系的建议》
自动驾驶渗透与挑战
据预测,2025年L2级及以上自动驾驶新车的市场渗透率将达到65%。然而,目前自动驾驶系统与驾驶员之间的责任界限不清,这给用户带来了关于事故赔偿的担忧。智能驾驶保险产品的科学适配不足,未能跟上技术的发展步伐。保险公司面临精算模型的重构挑战,对保险的普遍性和风险评估存在疑虑。
政策建议
针对这些问题,何小鹏建议: - 加快修订《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不同级别智能驾驶汽车的事故责任划分。 - 出台智能驾驶保险的行业标准和技术指导,为相关行业提供明确的方向。 - 鼓励车企与保险公司共同研发适应智能驾驶的保险产品,结合不同技术路径和风险特点,优化保险费率和保障范围。 - 通过数据共享改善保险精算模型,激发市场需求,推动汽车行业向智能化、高质量发展转型。
人形机器人的未来
何小鹏对人形机器人、低速无人驾驶和低空经济等领域也发表了看法。他强调,人形机器人是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的结合,是国家培育未来产业的重要手段。在相关政策的推动下,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关键技术正在突破,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
实现L3级能力
目前,人形机器人技术还处于自动驾驶的L2初级阶段,但业界都期待能够尽早实现L3级别的量产和商业价值。
补贴政策与前瞻性展望
何小鹏建议借鉴新能源汽车产业初期的市场培育经验,为高智能化L3级别人形机器人制定销售补贴政策,加速其商业化和规模化发展。他认为,《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到具身智能,展现出前瞻性,相信具身智能领域将如同新能源汽车产业一样,在未来五到十五年内迎来巨大发展,中国将不仅在国内领先,而且在全球占据领先地位。
低速无人驾驶与航空器驾驶员资质
何小鹏还建议在停车场等场合进行无人驾驶低速泊车和取车的评估与试运营,以及建立eVTOL航空器驾驶员分类分级认证体系,完善驾驶员资质和培训管理要求。
以上内容经过专业化的改写,旨在以更流畅自然的语言风格呈现,同时保留了原文的专业性和深度,适合作为博客发布的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