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 CEO高度赞扬DeepSeek:颠覆性搜索引擎不会遭受起诉风险!
深度搜索引擎DeepSeek引领未来,法律风险零威胁
当地时间2月3日,ChatGPT的开发商OpenAI联合创始人兼CEO山姆·奥尔特曼在东京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OpenAI并没有计划对中国的新兴AI公司“深鉴科技”(DeepSeek)提起诉讼。他表示,OpenAI更愿意通过不断优化产品和技术来赢得市场。 这种态度展现了OpenAI对于自身技术实力的信心以及对法律途径解决争议的谨慎态度。在竞争激烈的AI领域,专注于技术创新和产品迭代无疑是维持领先地位的关键策略。同时,这也为全球AI企业的良性竞争树立了一个积极的典范。
DeepSeek并未影响美国云服务大厂提高AI资本支出
近期,中国AI技术厂商DeepSeek近期推出的V3和R1两款开源AI模型,在业界引发了巨大反响,彻底改变了人们对于“AI算力需求”的传统认知。这两款模型不仅在性能上取得了突破,而且在资源消耗方面也展现了前所未有的高效性。这表明,未来AI技术的发展或许不需要依赖于巨大的算力支持,而是可以通过优化算法和架构来实现更为高效的运行。这一进展无疑为整个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更多研究者和开发者提供了低成本、高效率的研究平台。
特别是DeepSeek推出的推理大模型DeepSeek-R1,其性能可媲美OpenAI的产品,但所需训练成本可能仅为后者的大约1/20(仅使用了2048个H800 GPU,耗时两个月完成训练,总费用约为558万美元)。此外,其API定价也仅为后者的约1/28,意味着使用成本降低了约97%。
也就是说,DeepSeek使用了非顶尖的AI芯片,凭借较低的算力需求和成本,实现了与OpenAI等美国领先AI技术公司顶级大型模型相媲美的效果。
这一成就被视作对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导地位构成了潜在挑战,不仅让OpenAI、Meta、谷歌等多家大型模型公司感到紧张,还引发了对未来AI芯片需求可能下降的担忧。英伟达等AI芯片企业的市值因此遭受重创,股价出现大幅下跌。 这一系列反应揭示了全球科技竞争的激烈程度,以及各大企业在面对新兴技术时的脆弱性。尽管这一成就可能带来新的发展机会,但同时也凸显出科技领域内创新与风险并存的特点。未来,如何平衡技术创新与市场适应性将成为各企业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但是,从当前情况分析,美国的云服务公司近期没有减少在AI基础设施上的投入。
微软与Meta在1月29日的财报会议上均表示,尽管面临挑战,但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巨额投资是必要的。两家公司都强调,到2025年的资本支出计划并未受到AI新秀DeepSeek的影响。 这种一致的态度表明,尽管存在竞争压力,但科技巨头们依然坚信人工智能技术的未来潜力。DeepSeek等新兴企业的崛起确实给市场带来了一些不确定性,但微软和Meta似乎认为,通过持续的大规模投资,它们能够保持甚至扩大在这一领域的优势地位。这也反映出,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正在加速,各大企业必须不断加大投入以保持竞争力。
Meta CEO扎克伯格重申,2025年将投入600亿美元至650亿美元资本支出,用于AI开发,他认为随着时间过去,在资本支出和基础设施上的大量投资,将成为战略优势。
微软重申2025年资本支出将持续增加,预计投资800亿美元建立AI数据中心。CEO萨蒂亚·纳德拉表示,随着AI技术变得更加高效且易于获取,市场需求将会迅速增长。因此,微软将继续在全球范围内扩展其计算资源,并努力在训练和推理资源的分配上找到最佳平衡点。 从这一系列举措来看,微软对AI领域的投入显示出其对未来科技趋势的高度关注和坚定信心。通过不断增加资本支出,微软不仅是在巩固现有的市场地位,更是在为未来的科技竞争做足准备。这种前瞻性的战略规划有助于确保公司在快速发展的AI领域中始终保持领先地位。
2月3日,日本软银集团与OpenAI在东京共同举办了发布会,软银集团首席执行官孙正义表示已与OpenAI首席执行官奥尔特曼达成协议,计划在日本建立一家合资公司SBOpenAIJapan,旨在为当地企业提供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和服务。
该合资企业SBOpenAIJapan将由软银集团、OpenAI及一家日本国内电信部门的公司共同所有。软银集团将每年支付30亿美元,以获得软银集团公司使用OpenAI技术的权利。
在此之前,软银集团、OpenAI和甲骨文等公司共同成立了合资公司Stargate(星际之门),计划在未来四年内总投资5000亿美元,其中初始投资为1000亿美元,用于构建AI基础设施。
对于DeepSeek所引发的对于算力需求下滑的担忧,奥尔特曼表示:“世界将需要这么多的计算。”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的最新报告,由于人工智能技术的需求激增,预计到2025年,全球半导体收入将达到约7050亿美元,较前一年增长12.6%。这一预测不仅反映了当前科技行业的强劲势头,也预示着未来几年内人工智能领域将持续引领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的增长。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和行业寻求利用人工智能提升效率和创新能力,半导体产业无疑将成为这一变革的关键驱动力。这也意味着相关企业需要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以应对日益增长的技术挑战和竞争压力。
OpenAI CEO:不会起诉DeepSeek,将会以实力取胜!
此前在DeepSeek-R1推理模型在网络上走红之后,OpenAI官方曾表示,正在调查DeepSeek是否有可能对其模型进行了不当的“蒸馏”。所谓蒸馏,就是一种将大型模型的知识转移到较小模型中的技术。我个人认为,这种技术虽然能够提高计算效率,但同时也引发了关于模型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如果DeepSeek确实使用了不当手段获取知识,那么这对整个AI领域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需要建立更严格的规范来确保公平竞争。
OpenAI的发言人表示,蒸馏技术并不能揭示模型的工作机制,但它可以帮助开发者优化他们的应用。不过,根据OpenAI的服务条款,用户不得利用通过蒸馏获取的数据去创建与之相竞争的产品。 这种做法体现了科技公司在推动技术创新的同时,也在保护其核心知识产权。一方面,共享部分技术细节有助于促进整个行业的进步和发展;另一方面,严格的使用限制也确保了公司能够从其研究和开发工作中获得应有的回报。这在某种程度上平衡了开放性和专有技术之间的关系,但同时也可能引发关于如何公平地利用开源技术和数据的讨论。
相关报道称,此前有报道指出,OpenAI的研究人员发现,在去年秋天,疑似与DeepSeek有关的个人或团体通过该公司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获取了大量数据。这一行为引起了广泛关注,尤其是在人工智能领域内。考虑到数据对于训练模型的重要性,这种大规模的数据抽取可能会对相关公司的业务策略产生影响。此外,这也引发了关于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新一轮讨论。如何在推动技术创新的同时确保数据不被滥用,已经成为科技公司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OpenAI发出警告,指出中国公司正积极努力模仿其领先的人工智能模型。
不过,近日,OpenAI的态度似乎出现了一些转变。OpenAI首席执行官奥尔特曼在2月1日发布了最新的推理模型o3-mini后表示:“DeepSeek确实是一款非常优秀的模型。OpenAI将会研发更出色的模型,但我们的领先优势可能不会再像过去那样明显了。”
奥尔特曼罕见地公开反思并承认了团队在某些方面可能存在的失误,他透露OpenAI正在探讨一种新的开源策略。“我个人认为,我们在这一问题上的立场存在偏差,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并制定一个更为合适的开源策略;并不是所有OpenAI的成员都认同这个观点,而且这也不是我们当前最为紧迫的任务。” 这样的表态不仅展现了奥尔特曼及其团队对于自我反省和适应变化的态度,也反映出人工智能领域内关于开源政策的复杂性和多变性。这一转变或许能够为行业内的其他企业带来启示,鼓励更多公司在面对技术伦理和社会责任时采取更加开放和灵活的态度。
在东京举行的软银集团与OpenAI的联合发布会上,奥尔特曼向记者表示:“我们目前没有计划对DeepSeek提起诉讼。我们的重点依然是不断开发出卓越的产品,并通过模型的实力引领全球市场。” 这一声明表明,尽管存在一些争议,但软银和OpenAI依然选择专注于产品创新和发展,而不是陷入法律纠纷。这种态度不仅有助于维护双方的合作关系,也有助于推动整个行业向前发展。通过专注于技术进步和产品优化,这些企业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DeepSeek的确是令人印象深刻的模型,但我们相信我们将继续向前沿推进,推出优异的产品,所以,我们乐见出现对手。”奥尔特曼表示:“我们过去曾面对许多对手,但我想推动技术进步和保持领先,符合所有人的利益。”
值得一提的是,OpenAI同样遭遇了多起知识产权侵权指控,这些指控主要涉及其在训练生成式AI模型时使用了受版权保护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