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黔东南山区农业新变革:无人机吊运技术助力春耕
来源:天眼新闻
在黔东南州凯里市三棵树镇排乐村,一句“把田埂修好,才不跑水”,道出了杨胜方老伯的心声。近期,他正计划在晴好天气修整自家田埂,以迎接即将到来的水稻种植季节。然而,材料的运输却成了难题。
材料虽可运至离田不远的路边,但将它们全部搬运至田里,仅凭人工肩挑,既费时又费力,这让杨胜方老伯深感困扰。
然而,在3月1日,杨胜方老伯的生活因此发生了改变。当日,农业无人机在该村进行作业,成功吊运春耕备耕物资,解决了山区农户农资运输“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黔东南州,群山连绵,苗寨依山而建,田地多分布在山间。由于海拔高,地形复杂,这里流传着“九山半水半分田”的说法。尽管杨胜方家的田地距离村里的水泥路并不遥远,但要把材料运到田里,却只能依靠人工或马匹沿着狭窄的田埂行走。
杨胜方老伯在短视频平台上看到无人机吊运的材料后,眼前一亮。他迅速联系了无人机服务,以高科技手段解决了自己的难题。
当天,李德贵作为无人机飞手,操作无人机轻松完成了几十斤材料的吊运任务。在山里操作无人机,他深知需谨慎行事,确保规范操作。这次任务的环境相对开阔,便于操控。
李德贵表示,自己过去在农业领域已有十多年经验,深知山区农户对机械化的需求。看到无人机在农业中的应用,他决定学习相关技能。2023年,李德贵成功取得无人机执照,成为了一名合格的飞手。
李德贵表示,他在家乡雷山成立了贵州方铖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专门从事无人机吊运服务。由于山区地形复杂,车辆难以到达,无人机在直线飞行方面的优势得以发挥,大大缩短了运输距离。
在排乐村,李德贵的无人机服务受到村民们的热烈欢迎。大家纷纷前来咨询价格,有的甚至留下了李德贵的联系方式。杨胜方老伯表示,使用无人机吊运,效率高、省时省力,比以往人挑马驮的方式更为便捷。
目前,李德贵带领另外两位小伙伴开展无人机吊运服务。他说:“我们现在有三台无人机,每天都有大量订单,忙得不可开交。”
随着无人机植保的普及,无人机吊运正在为黔东南州的农业生产带来新的变革。科技的力量正将曾经的肩挑马驮转变为高效便捷的“空中运输”,年轻一代正用科技翻越一座又一座大山。
(文/图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戴正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