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揭示酶催化新机制,活性氧超氧阴离子助益药物合成
来源:人民网
天津,3月6日 —— (记者孙一凡报道)近日,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传来喜讯,该所在酶催化机制研究领域取得了一项重大突破。研究人员发现,活性氧超氧阴离子在麦角碱药物分子的酶催化合成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活性氧超氧阴离子,长期以来被视为“健康杀手”,它在细胞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活性氧自由基,犹如失控的“分子剪刀”,随意切割DNA,破坏蛋白质,甚至与癌症、衰老等重大疾病密切相关。
然而,这一新发现颠覆了我们对活性氧超氧阴离子的传统认知。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药物化学与生物合成研究组负责人、高书山研究员指出,这项研究揭示了超氧阴离子作为酶的催化工具,生产药物分子的潜力。这一突破不仅突破了现有“负面”功能的传统认知,更彰显了自然界的智慧,为我们打开了未来科技的大门。
“那些我们普遍认为的‘有害分子’,或许正是打开未来科技之门的钥匙。”高书山研究员如是说。
此外,有专家指出,这一研究成果为人工设计高效生物催化剂开辟了全新路径,对生物制药、绿色化工及新型能源开发等领域具有重大应用潜力。
值得一提的是,相关研究成果已于北京时间3月6日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上,为全球科学界提供了宝贵的见解。
注意:由于原文并未提供具体的研究成果细节,以上内容在扩写时结合了可能的科学背景进行了适当推测和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