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发声,美方应深思其言

admin82025-03-07 17:31:35

董鑫撰文,崔峻摄影

3月7日上午10时,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召开了一场以外交为主题的重要记者会。在这场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的相关问题,耐心解答了来自中外媒体的提问。

此次记者会,是王毅在全国两会期间参与的第十一场外长记者会。今年,王毅在不到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里,回答了23个中外记者的问题,虽然时间较去年有所缩短,但问题数量却增加了两个。

记者会的提问采用口译,而王毅的回答则采用同声传译,平均每个问题的回答时长在3-4分钟,显示出极高的效率。

聚焦热点,深度解析

政知见(微信ID:bqzhengzhiju)在现场观察到,在此次外长会的23个问题中,有8个问题直接涉及美国,包括中美、中俄、中拉关系、中国周边外交,以及乌克兰、加沙等全球热点问题,还有多个涉及中国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问题。

深入对话,展现大国风范

记者会上,王毅以外交官的睿智和风度,对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解析。

在谈及中美关系时,王毅引用了“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古语,强调相互尊重是国与国交往的基本准则,也是中美关系的重要前提。他指出,任何国家都不能一边对华实施打压遏制,一边又与中国发展良好关系,这种“两面人”的做法既不利于双边关系的稳定,也无法建立起彼此的互信。

在回答关于中俄战略协作的问题时,王毅表示,无论国际环境如何变化,中俄友好的历史逻辑不变,内生动力不减。一个成熟、坚韧、稳定的中俄关系,不会因一时一事而变,更不会受第三方干扰,是动荡世界中的恒量,而不是地缘博弈里的变量。

在讨论中拉关系时,王毅强调,中拉合作是南南合作,只有相互支持,没有地缘算计。中国从不寻求势力范围,也不针对任何一方。

对于周边形势和外交考量,王毅表示,中国坚决反对美国在该地区部署中导,并指出美国出台的“印太战略”多年以来,除了挑起事端,制造分歧,并未为地区国家带来任何实质性的好处。

坚定立场,展望未来

在回答关于乌克兰危机、巴以局势等全球热点问题时,王毅表明了中国政府的立场和角色。他指出,中国一直主张对话谈判,寻求政治解决,并欢迎并支持一切致力于和平的努力。

在谈及“美国优先”政策时,王毅表示,中国认为朋友应当是永远的,利益应当是共同的。强调各国都应强调本国优先,但不应迷信实力地位,否则将导致世界倒退回丛林法则。

王毅还强调,中国外交将坚定不移地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以中国的确定性稳住不确定的世界。

结语

这场记者会不仅展现了王毅作为外交部长的高超外交技巧,也体现了中国外交政策的坚定立场和远见卓识。在全球变乱交织的当下,中国外交的坚定立场和积极作为,无疑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