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雷军两会建议加速自动驾驶量产,推动智能网联生态繁荣发展
导语: 在全国两会期间,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提交了多项关于智能汽车产业发展的建议,旨在加速自动驾驶汽车的量产进程,并推动智能网联生态的繁荣。
正文:
新华社北京3月8日电 ——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提交了五份建议,重点关注自动驾驶汽车的加速量产以及智能网联生态的建设。
加大研发投入,助力技术创新
近年来,小米集团在底层核心技术领域投入巨大,近五年的研发投入累计高达1050亿元。2025年,小米预计将投入300亿元进行研发,其中约四分之一将用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
加速自动驾驶量产,引领行业发展
雷军在全国两会上提交的《关于加快推进自动驾驶量产的建议》中提出,要加快推进自动驾驶汽车的量产进程,力争到2026年实现自动驾驶汽车在高速路上的应用。他强调,汽车产业已进入智能化高级阶段,高阶智能驾驶成为汽车工业的竞争焦点。目前,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已在自动驾驶汽车量产应用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面对挑战,提出解决方案
尽管我国在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方面与国际水平并驾齐驱,但在量产应用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如保险、安全宣传、法律法规等方面的问题。雷军建议,推进自动驾驶汽车的大范围测试验证,建立跨区域、跨省份的便捷互认机制,并加快量产商用进程。
构建智能网联生态,促进产业融合
雷军认为,一个繁荣的、互联互通的智能网联生态对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他提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作为移动智能空间,其用户使用时间将大大增加,产业将迅速融入消费电子产业生态。目前,充电桩、车载硬件等方面仍有较大发展空间,雷军建议推动充电设施互联互通,开展车载硬件技术协议标准化建设,并鼓励车企开放智能生态。
具体建议如下:
- 推动充电设施互联互通:建立统一平台,推动车企和桩企数据共享,实现充电桩信息全国统一查询,避免资源浪费。
- 开展车载硬件技术协议标准化建设:制定统一标准,提升生态开发者积极性,增强产品在不同品牌和车型间的适配度。
- 鼓励车企开放智能生态:借鉴智能家居模式,推动行业内外共同制定车联网技术和标准,实现多场景智能终端产品互联互通。
结语:
雷军的建议为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相信在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