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何小鹏在两会期间展望未来出行与智能机器人发展
正文:
在3月8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的“代表通道”集中采访活动中,全国人大代表、小鹏汽车董事长兼CEO何小鹏分享了关于未来汽车产业和机器人产业的深刻见解。
AI驱动变革,汽车与机器人产业深度融合
何小鹏指出,未来将迎来两大变革:一是人工智能将加速自动驾驶和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二是汽车产业正与机器人产业深度融合。这一趋势预示着汽车行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变革。
小鹏汽车的自动驾驶征程
何小鹏透露,小鹏汽车已经在2024年实现了端到端的自动驾驶汽车的量产和交付,并成功打通了从停车位到公司停车位的全流程。2025年,小鹏汽车将继续推进L3级别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和落地。他满怀信心地表示,小鹏汽车有望在2026年实现停车场L4级别无人驾驶,包括无人泊车和无人取车,这将极大地推动中国无人驾驶行业的发展。
人形机器人研发:从L1到L5的探索
在机器人领域,小鹏汽车过去五年一直致力于人形机器人的研发,并将其划分为L1至L5五个级别。何小鹏强调,为了实现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机器人必须具备L3级别的综合能力,即手、脚、嘴、眼、大脑的全面融合。基于小鹏在L3级别自动驾驶和世界模型方面的积累,公司预计在2026年能够量产面向工业应用的L3级别人形机器人。
小鹏汽车的愿景:未来出行的探索者
何小鹏还描绘了小鹏汽车的愿景,即成为未来出行的探索者。他期望在未来,城市内实现无人驾驶汽车,城市间实现低空飞行汽车,而在最后一公里,如工厂和小区,则通过机器人服务实现便捷出行。他还相信,小鹏的高科技产品将早日走向全球,为全球消费者带来便利。
何小鹏的四份建议:聚焦四大领域
南都记者注意到,何小鹏今年带来了四份建议,分别涉及人形机器人、低速无人驾驶、智能驾驶保险和低空经济等四大领域。在低速自动驾驶领域,他建议在整车硬软件条件成熟、云端安全监管的前提下,开展停车场无人驾驶低速泊车和低速取车的试运营。
人形机器人市场培育与扶持政策
何小鹏认为,人形机器人从“动起来”到“用起来”的发展前景广阔,有望在未来5至20年成为与新能源汽车并驾齐驱的巨大市场。他建议借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推广经验,通过市场推广政策引导和支持,加速人形机器人市场的培育和需求释放。此外,他还建议针对高智能化、强AI能力和高端价值的人形机器人,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以加速其商业化普及和规模化增长。
结语:
何小鹏的展望不仅展现了小鹏汽车的雄心壮志,也描绘了未来出行和机器人产业的广阔蓝图。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支持,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愿景终将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