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杰伦与李宇春加盟年代剧《北上》,却引发观众评价分歧,口碑呈现鲜明正反两极现象!

admin72025-03-08 13:58:04

在《小巷人家》和《六姊妹》之后,电视剧《北上》迅速崛起,成为了一部备受瞩目的年代剧佳作。[1] 自开播以来,收视率一路飙升,突破3%大关,并持续保持高位,充分证明了年代剧在观众心中的独特魅力。然而,《北上》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年代剧,它更贴近当代观众的审美和情感。

该剧以1901年为起点,但故事真正展开是在2000年,随后跨越至2007年、2014年,直至当下。这样的时间跨度,虽然跨越了十几年,但因为其与现代社会更为接近,因此对于许多年轻观众来说,显得格外亲切和熟悉。[2]

《北上》的主角群体主要集中在90后,加之众多观众熟知的年轻演员加盟,这部剧在年轻观众群体中收获了热烈的反响。[3] 与此同时,该剧改编自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与《人世间》有着相同的文学根源。然而,《北上》对原著进行了大幅度的改编,以至于有观众认为是对原著的“魔改”。[4]

在改编过程中,电视剧保留了原著的故事背景、人物关系和主线,但对于晚清时期的重要故事线,仅以简短的几分钟进行介绍,随即转向当代。此外,还创造了一个全新的角色——夏凤华。[5]

然而,这种大幅度的改编引发了观众的不满。因为这样的改编不仅失去了原著的历史深度和厚重感,更与原著的核心表达相去甚远,导致口碑呈现两极分化。[6]

尽管《北上》与《人世间》、《小巷人家》同属年代剧,但它却缺乏《人世间》的厚重感,也不像《小巷人家》那样贴近生活。这部剧更多地呈现出偶像剧式的励志故事,整体节奏显得缓慢拖沓,剧情叙述如同流水账。[7]

原著《北上》的时间跨度从1900年延伸至2014年,作者徐则臣运用多种叙事角度,讲述了京杭大运河上几个家族的百年传奇。既有个体的悲欢离合,也有历史的波澜壮阔,展现了运河精神中一代国人的拼搏与奋斗。[8]

然而,电视剧《北上》在情感表达上过于偶像剧化,尤其是青年男女的多角恋关系,显得过于俗套。尽管也展现了时代的变迁和个人的奋斗,但表达过于浅显。[9]

与之前同样属于年代剧的《我们的日子》相比,《北上》在处理长辈面临变革危机、青年一代追梦情感纠葛等元素时,显得套路化,不够真实接地气。[10]

剧中甚至出现了不少超前的台词,如2000年提及的分期付款,以及2007年的网络热梗“谁给你的勇气,梁静茹吗”。这些台词的出现本意是为了增强生活化和年代感,但遗憾的是,编剧在时间线上的错误使用,尤其是梁静茹热梗的提前出现,让人出戏。[11]

尽管如此,周杰伦、李宇春等偶像歌手的加盟,还是让这部剧在音乐上与那个年代相契合。[12]

随着周杰伦、李宇春等偶像走进年代剧,不禁让人感叹,不仅是这些歌手老了,90后的一代人也在悄然成长。[13]

在妆容方面,剧中女主角的扮黑妆容在那个时代背景下显得格格不入,给人一种上个世纪的感觉。[14] 而演员方面,虽然年代剧演员扮嫩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北上》中的小演员李洛伊的出色表现,为这部剧增添了一抹亮色。[15]

总的来说,《北上》虽然改编自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但与原著的关系已经不大。这部剧在改编上过于简单浅显,且套路化,尽管有成功的改编案例如《繁花》,但对于严肃文学作品的改编,仍需谨慎对待。[16]

[1] 链接:北上 [2] 链接:年代剧 [3] 链接:周杰伦 [4] 链接:李宇春 [5] 链接:茅盾文学奖 [6] 链接:繁花 [7] 链接:王家卫 [8] 链接:运河精神 [9] 链接:时代变迁 [10] 链接:我们的日子 [11] 链接:分期付款 [12] 链接:网络热梗 [13] 链接:偶像歌手 [14] 链接:妆容 [15] 链接:小演员 [16] 链接:严肃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