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从“加班文化”到“强制下班”,一场效率革命正在悄然上演
正文:
深圳,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夜晚的灯火依旧璀璨。然而,在无人机龙头企业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疆”)的总部,一场关于加班的变革正在悄然发生。
晚上9点,下班时间到
每到晚上9点,大疆的部门主管和人力资源部门(HR)便会分三轮开始“赶人下班”。主管们以身作则,提前收拾好行囊,穿梭于各个工位之间,大声宣告:“下班了,下班了!”紧接着,项目组的大主管也会加入这场“下班接力”,询问:“为什么这个点还没下班?有什么事是一定要现在做的吗?”9点过后,HRBP们则采取“扫雷式”的赶人策略,背负着“必须清场”的KPI。
深圳总部率先行动,上海区域紧跟其后
深圳总部的大疆员工们已习惯了这种“赶人下班”的模式,而上海区域的分公司更是直接采取“关灯下班”的措施。这一举措,标志着大疆对加班态度的转变,不再仅仅是口头上的“不提倡”。
“不准加班”运动,员工态度转变
这场“不准加班”的运动自2月27日开始,至今已实行一周有余。起初,员工们对此将信将疑,认为这是公司变相的降本措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员工们逐渐接受并适应了这种新的作息和工作节奏。
从“最卷”到“反内卷”,大疆的效率革命
大疆,曾一度被贴上“最卷”“加班严重”等标签。然而,在“996”成为常态的互联网和制造行业,大疆开始加入到“反内卷”的行动中来。家电巨头海尔在2月中旬宣布,总部所有部门强制双休,周六不准加班,甚至关闭食堂、切断加班后勤保障。
主管和HR的“下班接力”,员工体验大不同
大疆深圳总部技术部门员工蔡珉向经济观察报透露,2月27日,主管在部门组会上提出,为了大家的健康着想,不提倡过度加班,没有必须完成的任务,那就早点下班回家,“必须9点下班”。
大疆长期实行9点至10点半弹性上班制度,有员工担心公司因此调整考勤要求,提前至9点上班。蔡珉和多数同事好奇如何定性“必须完成的任务”。
“赶人下班”的实感,地铁、车库空无一人
2月27日晚上9点,每个部门的HRBP(各业务单元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到每层楼、每个工位上赶人。员工们这才知道强制下班的实感:一分钟内收拾东西开溜,整层楼的人几分钟内走光,像正进行消防演练;9点多,楼下车库全空了;第一次体验晚高峰的地铁;以前下班时间地铁都停运,网约车痛失大量订单……
提前下班,生活与工作影响深远
大疆营销部门员工张覃一周内曾3次被HR定点“关心”,“手头的工作本想一气呵成干完,没办法,也不能为难HR”。当加班成了例外,张覃也少了下班羞耻感,以前总担心太早下班影响主管对自己的印象,甚至影响绩效考核。
降本增效进行时,员工担忧未来
第一次听到强制下班的消息,蔡珉和很多同事的第一反应是诚惶诚恐。2024年年底,大疆就曾发布内部公告,大意是公司为了优化成本,从2025年1月1日起,取消夜间加班打车报销;关闭健身房、游泳馆和羽毛球馆等场馆服务;缩减团建经费等。
结语
大疆的这场效率革命,无疑是对传统加班文化的挑战。在追求效率的同时,如何平衡员工的生活与工作,将是企业需要持续关注的问题。而对于大疆而言,这场变革能否成功,还有待时间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