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两会盛况空前,文艺界代表共话发展
随着2025年全国两会的热烈召开,来自上海文艺界的代表和委员们,凭借丰富的经验和对社会热点的敏锐洞察,正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发声。他们的发言不仅紧扣文艺发展的脉搏,也紧密关联到每个人心中的“精神食粮”。
聚焦文艺发展,发声社会关切
让我们一同聆听他们的真知灼见——
文艺使命:与AI共舞,而非竞技
文艺的使命并非与新技术争锋,而是如何在变革中寻求创新与发展。对此,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文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上海市戏剧家协会主席谷好好给出了自己的见解。
AI助力戏曲传承,开启人机合作新篇章
谷好好认为,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产物,对艺术领域的影响深远。她以昆曲为例,阐述了AI技术在戏曲传承中的独特作用。通过大数据分析,AI可以帮助筛选昆曲文本的精华,提炼表演范式,甚至从音乐唱腔中归纳出一般规律,从而提升戏曲的理论高度。谷好好坚信,AI技术将为人机合作开辟新的美学领域,艺术家应积极拥抱时代变革,让传统艺术插上新时代的翅膀。
文艺使命:成为科技洪流中的灯塔
谷好好强调,尽管AI技术为文艺创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但人类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是不会改变的。她呼吁文艺界成为科技洪流中的灯塔,引领人类走向更加丰盈的精神世界。
激活文艺创新动能,培育青年人才队伍
同样关注文艺发展的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舞蹈家协会主席、上海芭蕾舞团艺术总监辛丽丽,则聚焦于如何激活文艺原创的动能。她提出,要不断提高文化原创能力,改进文艺创作生产的服务、引导、组织工作机制,培养一支高质量的青年人才队伍。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讲好中国故事
辛丽丽表示,她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艺术创作理念,利用芭蕾舞这一载体,讲述中国故事,展现中国精神,推动艺术普及教育,助力文化强国建设。
结语
以上内容来自全国两会文艺界代表的声音,他们的话语不仅为文艺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每一位文艺工作者注入了强大的动力。让我们共同期待,在他们的引领下,中国文艺事业能够迎来更加辉煌的未来。
本文作者:QIN 美工设计:YEP 信息来源:综合自人民日报,图片由代表委员本人提供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有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