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科技动态:孚能科技引领大软包电池6C超快充技术革新
IT之家,3月10日综合报道 —— 在上周举办的第十三届中国国际汽车动力系统峰会上,孚能科技正式发布了其创新的“大软包6C超快充电池系统解决方案”,标志着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的新突破。
性能与成本的完美平衡:动力电池的全新挑战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飞速发展,主机厂对动力电池的需求愈发严格,这不仅仅体现在性能上,还包括成本控制、安全性以及迭代升级的效率。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研发出既能满足市场需求又能实现成本效益最大化的电池产品,已成为动力电池企业面临的核心挑战之一。孚能科技凭借其自主研发的仿真ROM模型优化电池设计,不仅加快了电池开发的步伐,降低了成本,而且成功在大软包电池系统中实现了6C的超快充功能。
ROM模型:优化设计,实现高效预测
孚能科技介绍,其ROM模型通过简化单因素工况来获取核心参数,并结合3D热响应数据训练,实现了与3D CFD仿真高度一致的温度预测。这种预测模型不仅优化了电池设计的边界,而且其全场景适配性使其在电芯极耳温度监测以及PACK层级的冷板分布设计等复杂场景中,均能实现与实测数据的高度吻合,尤其是在SOC时间预测方面,展现了卓越的精度。在效率方面,与传统商业软件相比,ROM模型仅需10秒即可完成PACK快充模拟,极大地提高了效率。
打破传统约束,引领电池技术新高度
值得一提的是,ROM模型通过深度解析电池工作原理,打破了充电枪功率、电芯充放电极限等传统约束,能够快速筛选三元、铁锂、钠电等体系的最优设计方案。
超快充电池系统解决方案:创新架构,散热效率提升
面对市场对4C-6C超快充的需求,孚能科技推出了基于SPS超级大软包CTP系统架构的超快充电池系统解决方案。该方案采用五面液冷设计(大面+双窄面+双极耳),散热效率提升了4-5倍。通过冷板、排气通道与结构件的深度集成,实现了能量密度的提升和成本的降低。同时,五面封堵与底部定向排气设计确保了单电芯级热失控不会蔓延(NTP),满足4C至5C-6C的升级需求。
SPS结构设计:散热面积翻倍,解决极耳散热难题
该方案包括三元5C和铁锂6C两种超快充电池系统,均采用了SPS结构设计,分别实现了立式与平铺层叠布局,大幅提升了散热面积(前者提升4倍,后者提升4.8倍),有效解决了高倍率快充下的极耳散热难题。
三维立体传热体系:确保高效传热与温度均匀分布
通过液冷板与导热翅片的一体化集成,该方案构建了三维立体传热体系,不仅确保了高效传热和温度的均匀分布,还通过液冷板的隔热功能及定向排气设计,实现了热电分离。
超快充性能显著:温度控制精确,充电时间缩短
孚能科技官方测试显示,基于ROM+快充优化模型,三元5C和铁锂6C两种超快充电池系统均能将快充温度控制在50℃以内。在30℃的超快充环境下,从10%充至80%的SOC所需时间分别由11.8分钟缩短至10.2分钟(提升13.5%),以及由10.28分钟缩短至8.55分钟(提升16.8%)。
实时BMS软件算法:全生命周期预测,提升管理效率
最后,IT之家从孚能科技公告中获悉,未来,孚能科技将推出一款集ROM、ECM、寿命模型及深度优化算法于一体的实时BMS软件算法,为大软包电池系统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实时预测,进一步提升电池管理效率。
结语
孚能科技的这一系列创新成果,无疑为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行业树立了新的标杆。我们期待看到,这一技术革新将为电动汽车行业带来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