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九号乘组圆满完成空间站第19次出舱任务
央视新闻客户端报道
神舟十九号乘组近期成功执行了空间站阶段的第19次出舱活动,这也是其第三次太空行走。此次任务不仅考验了乘组的技能,还展现了天地间紧密协作的成果。出舱任务中,乘组面对众多挑战,如设备多、尺寸大、安装点位复杂,但最终均顺利完成。
详述任务细节
在约7小时的出舱作业中,航天员乘组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的支持下,完成了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及舱外辅助设施的安装,并对舱外设备设施进行了巡检。其中,节点舱舱外状态的成功设置,为未来节点舱的出舱作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节点舱作为备份气闸舱的重要性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王焰磊专家指出,节点舱可作为气闸舱的备份,因此在节点舱口安装了包括舱外操作台在内的各种装置,以备不时之需。
出舱设备数量创历史新高
此次出舱活动中,航天员需要前往多个作业点进行安装操作,这是空间站任务期间出舱设备数量最多的一次。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李学东表示,航天员需要在舱内外多次传递设备,且设备尺寸较大,任务完成后,问天舱舱外的防护装置组装任务大部分将告一段落。
空间站维护工作的重要性
此次出舱活动涵盖了空间站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安装、舱外设备设施巡检及处置等多项任务,这些任务对于确保空间站的安全和稳定至关重要。
空间站防护现状及未来计划
自神舟十七号乘组以来,航天员们共进行了七次出舱,对太阳翼等设备设施进行了三次维护,并完成了关键设备和舱体核心部位的空间碎片防护装置的增补安装。未来,航天员们将继续规划空间碎片防护和平台设备老化等维护工作。
中国空间站舱外航天服突破“3年15次”寿命指标
神舟十九号乘组在此次出舱活动中身着中国空间站舱外航天服,该服装已成功保障了空间站任务以来的19次出舱活动,使用寿命超出设计指标。舱外航天服作为航天员舱外活动的核心装备,承担着保障航天员生命安全和高效作业的重任。
神舟十九号乘组在轨取得多项成果
神舟十九号乘组在轨驻留近五个月,已在多个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包括空间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微重力流体物理和燃烧科学等领域。
期待神舟十九号乘组凯旋归来
按计划,神舟十九号乘组三名航天员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将于1个多月后返回地球家园。我们期待他们安全归来,并分享他们在太空的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