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季花粉过敏高峰期为何来得如此之早?花粉数量是否比往年有所增加?树木是否需要每日多次清洁以应对频繁的花粉飞散?

admin72025-03-23 15:44:24

北京春季花粉浓度激增,监测预报揭示提前现象

北京市气象局与北京同仁医院联合发布的花粉监测预报显示,3月22日,全市14个监测站的花粉浓度以5级为主,达到了很高的水平(≥800粒/千平方毫米)。近期,众多市民纷纷询问,今年的花粉高发期为何来得如此之早?为何感觉花粉比往年更为繁盛?

气温升高助力植物生长,花粉高峰期不期而至

连续多日,北京地区的花粉浓度常常攀升至高或很高的级别。据北京市气象局和北京同仁医院发布的最新预报,3月21日,北京6个监测站的花粉浓度等级介于4至5级,大部分区域已达到很高的级别。预计3月23日,14个监测站的花粉浓度预报以5级为主,继续保持很高等级。主要致敏花粉种类包括榆科、柏科、杨柳科等。

春季与秋季为花粉高发期,今年提前现象值得关注

北京地区花粉的高发期主要集中在春季的3月下旬至4月下旬,以柏科等树木花粉为主;秋季的8月下旬至9月下旬,则以葎草属、蒿属等草本植物花粉为主。根据气象部门的监测数据,今年春季花粉的开始期和高峰期均比去年提前了4至7天。

气象因素与城市热岛效应共同作用,导致花粉提前爆发

为何今年的花粉高发期会提前?据了解,花粉的传播受气温、降水等气象因素影响较大,同时受到城区热岛效应和风向等因素的影响。北京市气象服务中心指出,这主要是因为自2024-2025年冬季以来,北京地区的平均气温和日照时数较上一年有所升高,有利于植物生长,进而导致花粉开始期提前,花粉浓度迅速上升,高峰期也随之到来。

树木开花结果有“大小年”,今年可能正值“大年”

最近,公园内圆柏“冒烟”的短视频让许多过敏患者感到不安。据悉,当花粉数量众多且受到风力等外力作用时,可能会形成类似烟雾的飘散效果。自3月中旬以来,北京公园内常出现黄白色的“烟尘”,许多人误以为是雾霾或扬尘,实际上这是来自园内柏树的花粉。有网友戏称,漫天花粉如同黄烟,一呼吸就感觉鼻黏膜充血。

花粉量多少与市民所处点位相关,园林行业正积极应对

花粉真的比往年多了吗?北京市园林绿化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工、首席科学家丛日晨表示,花粉是高等植物为了繁殖而产生的雄性生殖细胞,是植物繁衍生息的自然现象。柏树等树木花粉产量大,因为它们的花粉不鲜艳、没有香味,不会吸引蝴蝶、蜜蜂来传粉,所以主要通过风传播。‘无论是城市还是山区,只要生活在有树的环境中,我们无法避免花粉。因此,与花粉打交道是特定季节生活的一部分。’

丛日晨还指出,大家觉得今年花粉似乎格外多,这种认识可能是正确的,因为树木开花、结果有“大小年”的现象,这是其生命规律。树木开花量多时为“大年”,反之则为“小年”。也许今年正好是“大年”,开花量多,花粉也相应增多。另一方面,这种认识也可能是片面的,因为花粉量多少与市民所处的点位相关。有的小区和公园花粉量大,与某些特定的树种有关,比如柏树就是花粉量较大的树种。

园林行业正采取多种措施降低花粉浓度

面对花粉高发期,园林行业正采取多种措施来降低花粉浓度。一方面,通过喷水增湿将花粉冲落;另一方面,有意识地选择低花粉的植物。此外,园林科技工作者也在尝试通过抑制剂降低花粉量,但目前世界各国尚未出现能够有效减少花粉的‘新招’。因为产生花粉是树木的生育过程,花粉量以天文数字计算。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表示,全市园林绿化部门将联合城市管理部门,在花粉高发期每日上午9点到11点,下午1点到3点、4点到6点等飘散高发时段,进行3次喷水冲洗作业,以降低花粉浓度。

过敏人群需注意防护,避免在花粉浓度高峰时段外出

需要提醒的是,花粉高发期,过敏人群应尽量避免在上午10点到下午5点花粉浓度较高的时段外出。在花粉季内,过敏人群外出时应“看天防护”,晴朗微风、气温高的天气有利于花粉浓度升高,而明显降雨和6级以上风力有助于花粉浓度下降。过敏人群外出时最好佩戴鼻腔过滤器或口罩进行鼻部防护,佩戴护目镜对眼部进行防护。若外出接触到了较多过敏原,回家后可进行鼻腔清洗。室内可放置空间除花粉剂或空气净化器。如过敏性症状较严重,可使用“花粉阻隔剂”以减少花粉颗粒的吸入,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

本文由新京报原创发布,作者张璐,编辑刘梦婕,校对张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