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巴黎“志愿者联盟”峰会:国际支持乌克兰,军事援助议题引发争议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驻法国特派记者 尚凯元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甄翔
27日,法国总统马克龙、英国首相斯塔默等来自27个国家的领导人和政府首脑齐聚巴黎,召开了一场旨在支持乌克兰的“志愿者联盟”峰会。此次会议议题包括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以及停火后如何向乌克兰派驻军队。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也出席了此次峰会。
据报道,这是“志愿者联盟”自今年2月以来召开的第三次峰会,也是规模和规格最高的一次。然而,在峰会中,一个无法忽视的事实是美国的缺席。美联社指出,美国没有派遣代表参加此次巴黎峰会,而且白宫高官近日还嘲讽英法力推的战后向乌克兰派兵计划“只是做做样子”。
尽管会议没有就派兵乌克兰达成一致,但斯塔默和马克龙表示,英国和法国将继续推进这一行动。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27日指责英国和法国“以维和任务为幌子、策划对乌克兰的军事干预”,称这种干预可能导致俄罗斯与北约之间发生直接军事冲突。
会议阵容:多国领导人出席,讨论热点议题
除了马克龙和斯塔默,27日会议的与会者还包括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德国总理朔尔茨、意大利总理梅洛尼、波兰总理图斯克、比利时首相德韦弗、瑞典首相克里斯特松、芬兰总统斯图布、冰岛总理弗罗斯塔多蒂尔、立陶宛总统瑙塞达等国家领导人。土耳其副总统伊尔马兹、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北约秘书长吕特也参加了此次会议。
马克龙解释“驻乌部队”计划:安全保障而非前线部署
在会议结束后,马克龙与泽连斯基举行了联合记者会,对计划中的“驻乌部队”进行了更多解释。马克龙表示,未来俄乌停火后,乌克兰军队仍将是乌安全的“第一保障”,而派出的部队不会部署在对峙前线。
马克龙强调,不应混淆“安全保障”与“维持和平”的概念。他解释说,预计未来俄乌停火后,仍将有对峙前线,因此需要维持和平的机制,这可以是联合国授权的维和行动等。而乌伙伴为向乌提供安全保障而派出的部队,是作为预备的威慑力量,根据相关国家的意愿及协商部署在乌境内战略要地,并向乌提供军事训练、后勤补给等支持。
派兵乌克兰面临挑战:并非所有成员国都愿意参与
美联社指出,建立一支足够人数的部队来发挥可靠的威慑作用,对于在冷战结束后缩减军队但正在重新武装的国家来说,将是一项相当艰巨的任务。关于谁来指挥这支部队,以及它将如何应对俄罗斯的行为,也存在需要解决的问题。
马克龙在会议后表示,参会各国领导人并未就派兵乌克兰达成一致,“但我们也无须达成一致”,英国和法国将领导这一行动。《纽约时报》援引不具名法国官员的话称,并非所有参与“志愿者联盟”的国家都能或愿意向乌克兰派兵。该官员说:“各国存在不同的政治传统,各国宪法有差异,政治考虑也可能不同。”
各国立场分歧:反对派兵、反对解除对俄制裁
一些参加27日巴黎峰会的国家公开表达了不同意见。意大利外交部长塔亚尼26日表示:“除非是联合国(部队)的一部分,否则不派遣部队执行任务,(这)是我们在乌克兰部署军事人员的唯一条件”。
克罗地亚总理普连科维奇参加了巴黎峰会,但该国总统米拉诺维奇27日表示,克罗地亚不会参加任何形式的派兵乌克兰行动。“在任何安排下,都不会有一个克罗地亚士兵去乌克兰,这根本不必讨论。”他称,“克罗地亚军队不会参与这样的行动任务,原因之一是,有或没有克罗地亚,这一行动都永远不会发生,因为行动的基本条件尚未达到:一个各方都同意的和平协议。”
彭博社评论称,此次“志愿者联盟”会议在欧洲援乌计划面临“卡壳”风险之际举行。在美国牵头推进停火谈判背景下,欧洲国家正努力设法给自己找到一个角色。迄今为止,特朗普在试图快速推进停火谈判的过程中,基本让欧洲靠边站,留给欧洲发力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参加此次巴黎峰会的多国领导人27日表示,反对解除对俄罗斯的制裁。白宫3月25日宣布,美方已与俄乌就保障黑海航行安全达成共识。然而,克里姆林宫迅速表态称,只有在西方解除某些制裁后,这一协议才会生效。法国《世界报》分析称,由于此类制裁的解除无法仅靠美国单方面决定,必须与欧洲协调,因此实现的可能性很低。
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27日表示,必须通过自2022年乌克兰冲突爆发以来实施的制裁,“保持对俄罗斯的压力”。斯塔默称,参加巴黎峰会的领导人都同意,现在不是结束对俄罗斯制裁的时候,“相反,我们讨论的是如何增加对俄制裁”。朔尔茨说,解除对俄罗斯的制裁将是“一个严重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