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公司 Figure 自研端到端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不再与 OpenAI 合作-大浪资讯

admin142025-02-05 09:38:52

人形机器人公司 Figure 自研端到端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不再与 OpenAI 合作

人形机器人公司 Figure 研发新技术,揭开人工智能新篇章

   2月5日,位于硅谷的机器人初创企业Figure今日通过社交平台X宣布终止与人工智能巨头OpenAI的合作关系。Figure公司表示,在完全端到端的机器人AI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并且这些技术都是自主研发的。 这一决定不仅彰显了Figure公司在机器人技术领域的强大实力,也标志着其在AI技术自主可控方面的坚定决心。Figure选择独立前行,或许会为其他科技企业提供一种新的发展思路,即在技术合作之外,也可以通过自研实现技术的飞跃。这无疑是一个值得密切关注的发展动向,它或将重塑行业格局,推动更多企业走向技术自立的道路。

   公司创始人布雷特・阿德科克虽未披露具体技术信息,但承诺将在30天内发布一项将彻底改变人形机器人行业的突破性成果。

   作为Figure的早期投资者,OpenAI去年与其达成了合作协议,共同研发针对人形机器人的先进AI模型。当时,Figure刚刚完成了6.75亿美元的融资,估值达到了26亿美元(备注:当前约189.11亿元人民币)。截至今日,这家成立仅三年的公司已累计获得15亿美元(当前约109.1亿元人民币)的资金。

   此次分道扬镳令业界颇感意外,尤其当前 OpenAI 的光环效应能为合作伙伴带来巨大关注度。去年夏季双方还高调宣布,Figure 02 人形机器人将搭载 OpenAI 的自然语言交互系统。

   据报道,阿德科克表示合作关系终止的原因在于技术整合上的困难。他强调,尽管OpenAI在通用人工智能领域占据领先地位,但其技术路径与专注于实体机器人的具身智能存在根本性差异。“要实现真正具有商业价值的机器人智能,必须构建从硬件到软件的完整垂直整合系统。例如,我们自主研发了机械关节,同样地,AI的核心算法也需要量身定做。” 这一观点揭示了人工智能技术与机器人硬件结合所面临的挑战。在当前的技术背景下,单一领域的领先并不能直接转化为跨领域的成功应用。这也提醒我们在推进技术创新时,不仅要关注各个技术环节的突破,更需要注重这些技术之间的协同效应,确保它们能够有效融合,从而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相比之下,FigureAI坚信,为机器人量身定制一个完整的端到端人工智能系统,才是实现其潜力的关键路径。这一策略不仅能够确保机器人的各项功能无缝衔接,还能最大化其学习与适应环境的能力,从而在复杂的现实世界任务中表现出色。这样的系统设计思路体现了公司在技术创新和产品优化方面的前瞻性和决心。这无疑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方向,但若能成功,将极大推动人工智能机器人领域的进步和发展。

   OpenAI在人形机器人领域采取了“多点下注”的策略。除了支持Figure项目之外,该机构还大力投资了挪威初创公司1X。与同行主要关注工业应用不同,1X致力于开发家庭服务市场。Figure公司去年也表示正在探索家用场景,不过其首席执行官阿德科克承认目前的重点仍然是为企业客户提供服务。汽车制造商在新技术的应用和购买力方面远超普通消费者,例如宝马已经在其位于南卡罗来纳州的工厂部署了Figure机器人。 (2025年2月)

   近日,OpenAI向美国专利局提交的商标申请透露,该公司正计划进军“可编程人形机器人”和“具备学习能力的娱乐服务机器人”领域。虽然专利申请并不意味着最终的产品规划,但结合Figure突然宣布终止合作的消息,这一动向在行业内引发了诸多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