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O疏于决策,导致公司走向绝境-大浪资讯

admin92025-02-13 12:26:25

CEO疏于决策,导致公司走向绝境

CEO失职,企业风雨飘摇

   在传出纵目科技“总部断电封楼”等消息后,昨日有纵目科技的管理层人员及股东透露了更多关于公司“停摆”的内幕信息。 纵目科技目前所面临的困境显然不仅仅是技术或市场层面的问题,更深层次的内部管理和资金链断裂可能是导致这一局面的重要原因。尽管如此,我们仍期待该公司能够尽快找到解决方案,恢复运营,毕竟这对于所有利益相关方来说都是一个令人担忧的消息。

   据纵目科技员工向新浪科技爆料,“从2022年10月起,公司就开始出现拖欠工资的情况,这其中包括大部分的管理层人员,他们也都成为了受害者。”目前,纵目科技的总部已无人办公,“即便是管理层也进不去!”

   另有管理人士士李华(化名)向新浪科技分析了纵目“停滞”的四大因素:

   第一,公司盈利能力差,造血功能不强;

   第二,研发投入居高不下;

   第三,错误地选择了开拓自动驾驶充电业务,这无疑加速了公司的衰亡。 在这个决策上的失误,暴露了公司在战略规划方面的严重缺陷。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和技术环境,企业需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灵活的应对策略。然而,这一决定表明公司可能未能准确评估自身资源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匹配度,也未能预见相关技术的复杂性和潜在风险。最终,这样的错误不仅消耗了宝贵的资源,还削弱了公司的市场竞争力,使其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

   第四,冲刺 IPO 三次均失败,资本市场续命落空。

   马铭直截了当地表示,“公司其他高管在重大决策中并未发挥核心作用。” 因此,他强调导致目前这种局面的最大责任人仍然是CEO唐锐! (注:由于时间未发生变化,故保持原样)

   近日,一则关于纵目科技的通知消息流出,内容显示,“2月8日18:00后公司总部大楼将进行断电并封闭,员工可以在上述时间内在保安的监督下进入大楼取回个人物品。”

   作为一家曾估值达90亿元的“独角兽”企业,此通知一经发出便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更令人震惊的是,公司创始人唐锐随后被曝出失联,使得整个事件充满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在与新浪科技的交流中,一位持有纵目科技不足1%股份的股东李锋(化名)表示,“唐锐之前一直在强调会有新的资金注入,并且多次在内部会议上提到这一点,我们真的没有预料到随后会发生这样的事情。现在我们已经无法联系到他了,整个公司都感到非常震惊。” 这一事件揭示了公司在决策透明度和管理层沟通方面的严重不足。尽管高层领导多次承诺有新的资金支持,但最终的结果却令人措手不及。这不仅影响了员工的信心,也对公司的声誉造成了损害。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透明度和及时的信息披露,以避免类似的混乱局面再次发生。

   事实上,纵目科技目前的状况,早有迹象可循。据内部员工透露,每月10日是常规的工资发放日。然而,在去年11月10日,公司突然宣布工资将推迟到25日发放。到了11月25日,公司再次发布公告,表示无法全额支付工资,称将为员工正常缴纳社保和公积金,但税后月薪将被限制在封顶1万元,并且取消了2023年的绩效奖金。

   随后,截至今年1月26日,纵目科技公司宣布不再发放员工工资,同时停止缴纳社保,这一状况已持续了一段时间。“停摆”的消息在公司内部引发了极大的不安和担忧。尽管公司在会上表示会努力寻找解决方案,但目前看来,员工们仍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和生活困境。 这一事件不仅反映了企业经营中的潜在风险,也揭示了劳动者的权益保护问题。纵目科技的现状提醒我们,保障员工的基本薪酬和福利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及时介入,为受影响的员工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同时也期待企业能够尽快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恢复正常的运营状态,以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

   上述纵目科技员工向新浪科技表示,“自去年10月份起,工资就已经减少,而现在我甚至无法进入公司,因为公司里一个人也没有,整栋大楼已经被封锁!”

   而据李锋介绍,蛇年春节前一周,唐锐还在公司员工群中 @所有人,称自己还在“积极想办法”,会力争客户回款来保证大家的社保,但没想到“年前最后一次的社保也没能缴纳”,春节后公司则直接通知大家“封楼了”。

   据报道,春节期间,由纵目科技及下属公司法务、财务、HR、EBU 等 8 名高管组成的小团体,曾在 1 月 26 日下午至 1 月 27 日凌晨 5 点期间,以 3.5 个月的欠薪为名义,私自将 88 万元保供款,转账至个人银行账户。

   在李锋看来,“高管动用保供款”很可能经过了唐锐授权。“因为一般出现三个部门参与的资金调配,如果没有经过授权,大家是不敢去动用这笔资金的。事后老板(唐锐)不报警也很能说明情况,他知道且授权了。”

   在与新浪科技沟通中,另有担任纵目科技中层管理的马铭总结道,导致纵目科技如今“停摆”的原因,主要有四个:第一,公司的盈利能力不行,造血功能不强;第二,研发投入太大,太烧钱了;第三,在资金相对来说不太充足的情况下,公司又开了一条线 —— 做自动驾驶充电业务,此举加剧了公司的死亡;第四,冲刺 IPO 三次均失败,资本市场续命落空。

   早在2013年,美籍华人唐锐带着在硅谷积累的20年芯片研发经验回国,创立了纵目科技。公司在初创阶段便凭借“环视ADAS低速L4泊车”的技术组合,在自动泊车领域迅速崭露头角。到了2022年,纵目科技在中国APA泊车市场的份额达到了5.6%,稳居首位,并赢得了理想、赛力斯、长安、一汽等多家车企的青睐,一时风光无限。

   然而,风光的背后弊端也开始显现。一方面,公司前五大客户贡献了93%的收入,对大客户的过度依赖成为了公司发展的一大弊病。另一方面,随着泊车技术逐渐成为行业的标准配置,越来越多的汽车制造商开始自行研发这项技术。这使得依靠泊车技术起家的纵目科技,面临着增长停滞的困境。

   更为致命的是,在纵目科技主营业务陷入僵局危机初显时,亟需打开新的业务增长极时,唐锐押注“自动驾驶充电机器人”的错误战略选择,却直接将公司带入了“绝地”。

   2024年1月,纵目科技宣布成立子公司蚕丛机器人,并推出低速自动驾驶能源机器人“FlashBot闪电宝”——一款拥有大容量、高密度电池且具备L4级无人驾驶能力的能源机器人。该机器人可以在园区、停车场等场景中,为新能源汽车提供智能充电服务。

   据唐锐彼时介绍,“通过融合自动驾驶与储能技术,蚕丛机器人正致力于打造一个高度灵活的移动能源网络,以促进更广泛区域内的能量流通。”其在2025年的计划是为5000个一线城市的大型停车场提供移动充电服务。不过,FlashBot发布后并未引起市场的热烈反响,由于应用场景受限及用户体验欠佳等因素,该产品始终未能获得大量订单。

   据马铭透露,在公司内部,多数员工对这款产品并不抱有太大希望。在这种情况下,纵目科技依然选择了一条不太被看好的发展道路。在公司资金并不充裕的情况下,这样的决策无疑增加了企业的风险。然而,正是这种敢于挑战常规的决心,或许能够为纵目科技带来意想不到的转机。 这一决定展现了公司在面临资金压力时,仍能坚持追求创新与突破的精神。尽管前景不明朗,但这也可能是企业转型的关键一步。最终结果如何,还需时间来验证,但至少这显示了公司的勇气和决心。

   “造成今天这样的局面,最大的责任人还是唐锐。”马铭直言,“公司其他的高管,在重大决策上起不到根本性的作用”。

   事实上,纵目科技曾多次尝试通过IPO在证券市场上寻求资金支持以延续公司的发展,但这些努力最终未能如愿。这家公司在资本市场的道路上似乎遇到了不小的阻碍,这不仅反映了当前市场环境的挑战,也揭示了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可能面临的管理和技术上的压力。尽管如此,纵目科技仍需寻找新的融资渠道或优化其商业模式,以确保公司的持续成长和竞争力。

   2017 年,纵目科技曾在新三板挂牌,但几个月后便宣布摘牌了。此后,公司又在 2022 年 11 月向科创板发起冲击,但持续至 2023 年 9 月最终撤回了申请。至 2024 年 3 月,纵目科技又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说明书,但随后申请失效,公司三度冲刺 IPO 均铩羽而归。

   多次尝试上市未果的背后,纵目科技长期处于亏损状态且新业务表现一般,成为阻碍公司进入二级市场的主要因素之一。

   根据纵目科技的招股书,2021年至2023年期间,公司总营收分别为2.25亿元、4.69亿元和4.98亿元,而同期净亏损则分别为4.34亿元、5.88亿元和5.64亿元。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纵目科技的营收增长速度正在逐步减缓,但公司的净亏损却在逐年扩大。

   随着越来越多的汽车制造商进军泊车技术领域并开始自主研发,纵目科技面临的市场竞争愈发激烈。这导致其利润空间不断缩小,且缺乏新的亮点来吸引市场关注。因此,纵目科技在寻求上市的过程中多次受阻,生存空间受到严重挤压。

   纵目科技的“停摆”事件,揭示了当前自动驾驶技术提供商乃至车企智能方案供应商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在资金链紧张的情况下,如何实现自我造血,成为这些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生存下去的关键因素。 在这一背景下,企业需要更加注重技术创新与成本控制,同时探索多元化的商业模式。只有通过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市场中站稳脚跟,避免陷入类似的困境。此外,政府和行业也应该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指导,共同推动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新浪科技(ID:techsina),作者:周文猛,标题为《深度解析纵目科技管理层动荡:CEO的重大决策失误加速了公司的危机》。 在最近的一系列事件中,纵目科技管理层的动荡引起了广泛关注。根据内部消息来源,该公司CEO在关键时刻做出了重大的决策失误,这一失误不仅影响了公司的日常运营,还进一步加剧了其面临的困境。尽管公司在自动驾驶领域有着良好的开端,但目前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此次决策失误无疑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使公司的发展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 对于纵目科技来说,CEO的决策失误凸显了高层管理在面对行业快速变化时的重要性。在技术日新月异的背景下,企业领导者需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果敢的决策能力,以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稳步前行。此外,这也提醒所有科技企业,建立有效的内部沟通机制与风险管理策略至关重要,以便及时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避免因单一个人或决策导致整个企业的危机。 总之,纵目科技当前所遭遇的问题不仅是对自身管理和战略的考验,也给整个行业敲响了警钟。如何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保持稳定发展,将是每个科技企业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