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IDC对智能眼镜的定义涵盖了具备独立数据处理芯片、但未配备显示功能的各类眼镜形态产品,例如音频眼镜(含摄像头功能)、支持AR、VR、XR(扩展现实)和MR(混合现实)的智能头戴设备。

IDC预测,具备摄像头或音频功能的智能眼镜将加速AI技术在头戴设备上的应用,而AI大模型在语音和图像识别方面的优势将进一步推动智能眼镜在实际应用中的实用性和性价比。预计到2025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将达到1280万台,同比增长26%,其中中国市场的出货量预计为275万台,同比增长高达107%。
智能眼镜将在人机交互领域深入挖掘输入方式的创新潜力,并进一步整合智能手表、手环、智能戒指等多元化的可穿戴设备形态,丰富其生态系统。
智能眼镜市场将呈现轻量级眼镜与专业级头戴显示设备并行发展的趋势,前者将为商业化的拓展提供更多可能性。
智能眼镜的定位将从单纯的“音频拍摄工具”转变为“个人生活助理”,通过数据体征监测、影像记录、实时翻译、图像识别等多功能特性,在运动健身、商务办公、社交以及视障残疾辅助等领域迅速渗透,不断拓宽目标用户群体。
受验光、佩戴舒适度和医疗保险覆盖等因素影响,消费者在购买智能眼镜时将更加倾向于线下体验,以确保产品的适配性和舒适性。
随着市场参与者的增多,智能眼镜供应链中的关键技术突破和规模化生产将逐步降低成本。在全球化和厂商国际化进程中,中国厂商与海外生态系统的长期竞争与合作将塑造复杂多元的竞争格局,同时也将推动全球智能眼镜行业的共同技术创新、应用升级和市场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