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5年破冰重返巅峰,全年营收突破8600亿!-大浪资讯

admin92025-02-06 18:52:48

华为:5年破冰重返巅峰,全年营收突破8600亿!

华为:创新突围,引领科技巨头风向!

   蛇年节后开工的第一天,华为同样向外界公布了2024年的业绩报告。

华为:5年破冰重返巅峰,全年营收突破8600亿!

   2024年,华为全年的销售收入超过了8600亿元人民币,这标志着公司已经恢复到了美国制裁前的收入水平。这一成绩不仅展示了华为在逆境中的韧性与实力,也体现了其在全球市场上的持续竞争力。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和技术挑战,华为能够迅速调整战略,加大研发投入,最终实现销售收入的显著增长,充分显示了企业的应变能力和市场适应力。这无疑为其他中国企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即在面临外部压力时,通过创新和技术突破,依然可以在全球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华为:5年破冰重返巅峰,全年营收突破8600亿!

   此前,由于制裁的加重和荣耀品牌的剥离,华为面临着收入下降的挑战。

华为:5年破冰重返巅峰,全年营收突破8600亿!

   过去两年,华为的销售收入增速分别为0.9%、9.6%。2023年,华为实现全球销售收入7042亿元,同比增长9.6%,增速比2022年提升了8.7个百分点;净利润达到870亿元,同比增长144.6%,尽管还未恢复到2021年超过千亿的水平,但已经是近六年来第二高的业绩。

   华为董事长梁华指出,华为全年的销售收入超过了8600亿元|图片来源:广东新闻

   1月13日,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及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向华为终端全体工作人员发送了新年贺信。

   在历经连续五年的制裁之后,余承东在信中表示,华为终端业务将在2024年踏上快速增长的道路,迎来新一轮十年发展的新篇章。

   余承东表示 2024 年华为终端业务重回增长 | 图片来源:华为

   2020年,华为在2020年首次全面处于美国实体清单之下,当时业内许多供应链人士预测华为的储备零部件即将耗尽。然而,在这种压力下,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曾公开表示,希望“2020年华为能努力活下去,并争取明年还能发布年报”。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华为不仅成功发布了2020年的年报,而且在2021年和2022年也持续对外公布年度报告。这不仅展示了华为在面对极端外部压力时所展现出的韧性,也体现了其内部管理的高效性和对全球市场的深刻理解。尽管面临巨大的挑战,华为通过积极调整战略,优化内部资源,以及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新的合作伙伴,成功地维持了公司的运营和发展。这些举措不仅为公司赢得了宝贵的生存空间,也为未来的创新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争取活下来,到重返历史第二高收入,华为的过去五年,有哪些改变?华为真的「轻舟已过万重山」了吗?

   01智能手机与鸿蒙生态

   华为在2024年的销售收入超过了8600亿元,不仅刷新了公司历史上的第二高收入记录,同时也标志着华为的手机、车BU(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以及基础设施这三条关键业务线在这一年里均取得了显著进展。 这一成绩充分展示了华为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时,依然能够保持强大的研发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尤其在手机领域,华为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产品优化,成功提升了市场份额。而在车BU方面,华为凭借其在自动驾驶技术和智能座舱领域的技术积累,逐渐成为行业内的重要玩家。此外,华为在5G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上也取得了重要突破,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全球通信市场的领先地位。这些成就不仅体现了华为的战略布局和执行能力,也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具体到实际业绩上,华为的增长主要由消费者业务复苏(手机出货量增速中国第一)和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快速发展驱动。

   1月21日,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于2024年第四季度出现3.2%的同比下滑背景下,华为凭借18.1%的市场份额重新夺回了中国智能手机销量冠军的位置,这一成绩令人瞩目。小米以微弱差距紧随其后,市场份额为17.2%,而苹果则以17.1%的份额位列第三。vivo和荣耀分别占据了16.3%和13.6%的市场份额,OPPO则以12.5%的份额排在第五位。 这种变化趋势表明,尽管整体市场有所收缩,但华为凭借其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技术创新能力,成功地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脱颖而出。与此同时,其他品牌也在积极调整策略,力求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这一现象也反映了当前消费者对智能手机的需求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品牌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此时距华为上一次登顶已过去 5 年。

   华为的高端手机业务正式开启反击模式,始于华为Mate60系列在封锁环境下恢复生产,并在核心自研芯片领域取得突破之后。随着麒麟芯片的日益成熟,生产供应问题也逐步得到解决。

   2024年,随着产能显著提升推动销量增长,华为Mate60成为2024年中国手机品牌高端旗舰的“代表作”。在此之后,华为在2024年密集发布了Pura70系列、Mate70系列以及MateXT三折叠屏等多款机型,覆盖了4000至20000元全价位段。

   其中承载着华为折叠屏技术突破的全球首款三折叠手机 Mate XT「非凡大师」,更是成为了华为在高端折叠屏领域的全新旗舰,在线下渠道承载着非比寻常的意义。

   相较于市场上竞争激烈的华为Mate 70,定价远高于旗舰手机的Mate XT反而吸引了更多关注。这不仅推动了华为折叠屏手机在全球市场份额上首次超越三星,还进一步巩固了其在折叠屏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 这一现象反映了消费者对高端创新产品的强烈需求。华为通过推出高价位但具备独特技术和设计的折叠屏手机,成功地吸引了市场的目光,并在竞争中占据了有利位置。这也显示出,尽管价格高昂,但在当前市场上,消费者更愿意为具有突破性技术和卓越用户体验的产品买单。

   根据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数据,截至2024年第一季度,华为在全球折叠屏市场的出货量占比达到35%,成功登顶榜首。相比之下,三星的市场份额则下滑至23%。 这一数据变化反映了华为在折叠屏手机领域的强劲势头。华为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产品优化,不仅在国内市场取得了显著成绩,也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了更多的认可。而三星作为曾经的领头羊,其市场份额的下滑或许表明了它需要进一步加强产品竞争力,以应对来自其他品牌的挑战。

   除了硬件销量,鸿蒙生态壁垒的逐渐成型,也是华为消费者业务在 2024 年的标志性事件:鸿蒙系统装机量在 2024 年首次突破 8 亿台,同比增长 40%。

   目前从手机应用生态的角度来看,鸿蒙系统已经稳居全球第三大应用生态的地位。随着未来鸿蒙应用生态的不断成熟,依靠HarmonyOS庞大的用户基数,以设备互连互通为特点的鸿蒙生态有望成为华为新的收入增长点。

   02智选车业务业绩初成

   华为在手机领域的持续创新之后,其车端业务也逐渐崭露头角,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这一变化不仅展示了华为多元化战略的成功,还表明了其在技术研发上的深厚积累正逐步转化为跨领域的竞争优势。华为在智能手机市场上的表现已广为人知,如今其在智能汽车领域的突破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科技行业的领先地位,也为其他传统车企提供了可借鉴的发展模式。随着全球对智能出行的需求日益增长,华为的这些成就预示着它在未来科技竞争中的巨大潜力。

   华为在2019年正式成立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事业部,即车BU,其定位是中国的“博世”,既提供标准化零部件供应,也提供全栈集成解决方案,这其中包括HI(Huawei Inside)模式。这一战略不仅显示了华为在汽车领域的雄心壮志,同时也体现了其在技术输出上的多元化尝试。 华为此举旨在通过自身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推动中国汽车产业的技术升级。华为选择进入汽车领域,不仅是看到了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趋势,更是希望通过自身的ICT技术优势,为汽车产业带来新的变革。从某种程度上说,华为的加入或将加速中国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进程,为中国车企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增添砝码。

   2021年5月,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接管车BU,在“不造整车”的前提下,提出了第三种商业模式——智选车模式:华为深度介入产品定义和整车设计,并通过华为的销售渠道进行产品销售。

   这种模式下最终形成了现在的「四界」(包括问界、智界、享界和尊界四个品牌),并在2024年,随着华为智能化体系的强势崛起,真正打破了传统豪华汽车品牌的壁垒。 这一系列变化不仅标志着中国汽车行业在智能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也预示着未来汽车行业竞争格局的深刻变革。华为凭借其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在智能汽车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这无疑为其他品牌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和可能性。同时,这也提醒传统豪华汽车品牌必须加快技术创新步伐,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根据华为官方发布的2024年新车销量数据,鸿蒙智行累计交付量达到444956辆。过去十二个月中,鸿蒙智行全系列共交付新车49474辆,并且连续8个月位居中国汽车品牌成交均价榜首。

   在2024年9月,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车BU)首次实现了盈利。这一消息标志着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的长期投资终于开始收获回报。尽管面临全球市场环境的诸多挑战,华为依然坚持其战略方向,并逐步在汽车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此次盈利不仅展示了华为在技术创新和成本控制方面的实力,也为其他正在探索智能出行解决方案的企业树立了信心。

   徐直军表示:「无论是车 BU,还是引望,都已度过最艰难的时期,今年上半年已实现盈利,且有望实现全年盈利。」

   根据公开信息显示,华为车BU在2022年和2023年的净利润分别亏损了75.87亿元和55.97亿元。然而,2024年上半年,车BU终于实现了扭亏为盈,净利润达到了22.31亿元。 这一转变不仅体现了华为在汽车业务领域的持续努力和投入,也表明公司在战略调整和技术研发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从连续两年的大额亏损到实现盈利,这一积极的变化无疑给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显示出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的潜力和前景。这不仅是华为自身业务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为整个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信心。

   2024年实现扭亏为盈的关键在于鸿蒙智行在“四界”产品线上的全面发力。今年,鸿蒙智行的交付量成功突破了43万辆,这一成绩不仅标志着公司在市场上取得了重大进展,也意味着其从战略亏损到盈利的转折点提前到来。这不仅是技术实力的体现,也是市场策略的成功。 这样的突破显示了鸿蒙智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强劲势头,同时也表明公司在产品布局和市场推广方面有着清晰的战略规划。未来,随着更多创新技术和产品的推出,鸿蒙智行有望继续保持增长态势,进一步巩固其行业地位。

   华为鸿蒙智行 2024 年累计交付量 | 图片来源:华为

   智行这一成绩背后,是华为在研发端,华为通过数字平台技术大幅缩短了车型开发周期。

   基于云原生的协同设计系统,将传统需要36个月的开发流程压缩至18个月,同时降低30%的试制成本。这种效率优势使得鸿蒙智行能够迅速应对市场需求,仅在2024年就推出了三款全新的智能汽车。

   据熟悉华为车BU的知情人士透露:2024年华为车BU的全年收入增幅达到了约4倍,同时出货量也实现了大约7倍的增长。

   03低调的海外市场

   除了国内存量市场之外,海外市场的发展一直是过去几年华为业绩板块中不被人关注的「暗线」。

   尽管2019年以后,包括北美和欧洲在内的华为主要海外销售市场依然面临每年两位数的收入下滑,但华为始终没有放弃这些市场。正是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促使华为的海外市场逐渐恢复。

   这种复苏率先体现在对生态依赖较少的智能穿戴业务上。2024 年华为穿戴设备在欧亚多国市场份额登顶,并在 2024 年智能手表全球出货量首超苹果。

   如今,华为依然在努力重返全球各大城市。去年,它已相继在新加坡、米兰、巴黎等国际大都市启动了品牌宣传活动,重启了对全球市场的拓展计划。

   梁华也提到,外部不确定性依然很大,但数字化、智能化、低碳化的发展趋势是确定的,「华为将持续加大战略纵深投入,把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带给全球客户」。

   随着AI时代的全面到来,各大智能手机品牌在AI领域的战略布局已经成为竞争的核心。各品牌纷纷推出自家的AI助手,以期在智能设备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这不仅反映了科技发展的大势所趋,也展示了企业对于未来技术趋势的敏锐洞察。 这些企业在AI技术研发上的投入与创新,无疑将推动整个行业向前迈进,同时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元的产品选择。然而,随之而来的还有关于隐私保护和技术伦理的讨论。如何在促进技术发展的同时,确保用户数据的安全和个人隐私不受侵犯,将是未来AI技术发展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2 月 5 日,华为宣布基于原生鸿蒙操作系统的小艺助手 App 已经接入 DeepSeek,目前已经支持直接调用 DeepSeek R1,成为全球首个在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中整合 DeepSeek R1 的手机厂商。

   原生鸿蒙中已经接入 DeepSeek R1 | 图片来源:极客公园

   除了在手机生态中的持续努力,华为云还与合作伙伴共同推出了基于华为云昇腾云服务的DeepSeekR1/V3推理服务。尽管华为的业绩已恢复到制裁前的水平,但外部压力依然存在,制裁措施甚至可能进一步加强。同时,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增长预计将进一步放缓,华为未来仍将面临诸多挑战。

   尽管海外市场依然面临诸多挑战,华为在国内智能手机市场上的地位也尚未稳固。苹果和小米等品牌依旧紧随其后,竞争激烈。 这种市场竞争态势表明,尽管华为在国内市场拥有一定的影响力,但要确立绝对的优势地位,还需克服不少障碍。同时,苹果和小米等企业的持续跟进也显示出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活力与潜力,未来竞争将会更加激烈。

   然而,随着供应链的进一步成熟和AI能力的引入,竞争变得更加激烈。至少对华为来说,公司目前似乎已经走出了最艰难的“恢复阶段”。

   华为正在全力以赴地冲刺,不论是其核心的手机业务还是新兴的车端业务,都设定了全新的目标与战略。 在当前全球科技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华为的新目标与战略不仅展现了其对未来市场的雄心壮志,也体现了公司在面对外部压力时的韧性和创新能力。特别是在手机业务方面,华为持续探索多元化发展路径,以应对供应链挑战。而在车端业务上,华为则积极布局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力求在这一未来增长点上占据有利地位。这不仅为华为自身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也为整个行业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与活力。

   尽管竞争依旧激烈,但这早已是华为熟知的竞争领域和强度。